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6,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条制
集注
汉仪
总制
周制
选士
历事
令猷
盐法
县学
岁贡
保伍
违制
章程
中制
《漢語大詞典》:条制(條制)
条例制度。《晋书·食货志》:“今宜通糴,以充俭乏。主者平议,具为条制。” 唐 韩愈 《贺皇帝即位状》:“微臣往因言事得罪先朝,守郡远方,拘限条制,不获奔走。”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真宗 尤重儒学,今科场条制,皆当时所定。” 明 李东阳 《会试录序》:“我国家天造之初,气化浑厚,数十年渐以宣朗,又数十年而条制之精明,典仪之賁饰已极。”
《國語辭典》:集注  拼音:jí zhù
1.集中专注。如:「大家都把眼光集注在女主角上。」
2.先集合众家对某部书的注释,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如《四书章句集注》。也作「集注」。
《漢語大詞典》:汉仪(漢儀)
汉 官威仪。泛指 中国 礼仪制度。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庶同 昆阳 举,再覩 汉 仪新。”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 乌孙 造室,杂以 汉 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 明 高启 《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 殷 鉴,朝列千官备 汉 仪。”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文 ﹞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 汉 仪。”参见“ 汉官威仪 ”。
《國語辭典》:汉官威仪(漢官威儀)  拼音:hàn guān wēi yí
本汉代官吏的礼仪制度,泛指正统的礼仪制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漢語大詞典》:总制(總制)
(1).总聚其制度。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莫不总制清衷,递为心极。” 张铣 注:“总,聚;衷,思也。言诸道术,莫不聚其制度,运於清思,递互为用於心中也。”
(2).官名,即总督。 明武宗 尝自称“总督军务”,臣下避之,乃改总督为总制。 明世宗 嘉靖 十九年避“制”字,又改总制为总督。参阅明史·武宗纪《职官志二》
(3).任总督官职。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 王晋溪 总制三边时,每一廵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 国藩 奉命总制 两江 。”
(4).犹统率。《水浒传》第五七回:“中军 宋江 、 吴用 、 公孙胜 、 戴宗 、 吕方 、 郭盛 总制军马,指挥号令。”
《漢語大詞典》:周制
周 代的制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叔孙 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 周 制也。’”国语·周语中:“ 周 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 晋 陆机 《五等论》:“借使 秦 人因循 周 制,虽则无道,有与共弊,覆灭之祸,岂在曩日?”
分類:制度
《國語辭典》:选士(選士)  拼音:xuǎn shì
1.选择优秀的人才。《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国之选士,必藉贤良。」
2.周代称由各地区甄选、推荐到中央的才秀人士。《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漢語大詞典》:历事(歷事)
明 代官吏实习制度。 明 初定制,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称“歷事”。实习凡三月,经考核,上等者报吏部候补,但须回监再学习一年,始正式授官。 清 初因承 明 制。清史稿·选举志一:“积分歷事之法,国初行之。监生坐监期满,拨歷部院练习政体。三月考勤,一年期满送廷试。”
《漢語大詞典》:令猷
(1).远大的志向、抱负。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进,行矣励令猷,写诚詶来讯。” 唐 白居易 《除阎巨源充邠宁节度使制》:“十联之帅,可以观政;万夫之长,可以树勋。勉弘令猷,副我休命。”
(2).美好的业绩。 明 皇甫汸 《过武城言子祠作》诗:“古邑一何卑,令猷久弥劭,弦歌谢清响,精华契深造。”
(3).指好的规章、制度。 唐 白居易 《荐李晏韦楚状·伊阙山平泉处士韦楚》:“臣伏以念功振滞,前王之令猷;贡士推能,长吏之本职。”《旧唐书·忠义传下·高沐》:“图难忘死,为臣之峻节;显忠旌善,有国之令猷。”
《國語辭典》:盐法(鹽法)  拼音:yán fǎ
指管理盐的产制运销等制度之法规。我国历代盐法各异,有分为专卖、租税与无税制等,例如清代的《钦定户部则例》有盐法之规定。我国曾有盐政条例等规范,现已废止,目前人民得自由买卖盐。
《國語辭典》:县学(縣學)  拼音:xiàn xué
科举时代,每县均设学堂,以教育人才,故称为「县学」。
《國語辭典》:岁贡(歲貢)  拼音:suì gòng
1.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遣使进贡的财物。《国语。周语上》:「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孙权从其言,令步骘往曹营求和,许年纳岁贡。」
2.古代诸侯、郡国每年选拔优秀学生推荐到京师。《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
3.科举时代,府、州、县每年按照定额,选拔资格较老的廪生,贡于京师,入国子监讲习学业,称为「岁贡」。《聊斋志异。卷八。褚生》:「后吕以岁贡,廷试入都。」
《漢語大詞典》:保伍
1.古代民人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宋 曾巩 《陈康民管勾永兴等路常平制》:“勑具官某等:朕为保伍之法,寓耕战之政,典农之官属以兼领。”宋史·食货志上一:“给授桑土,潜拟井田,营造室居,使立保伍。”明史·詹兆恒传:“时 江 北民避乱,尽走 南京 。 兆恆 虑贼谍阑入,处之城外,为严保伍,察非常,奸宄无所匿。”
2.指根据户籍制度将居民组织起来。 宋 叶适 《役法》:“盖昔者保伍其民而有保正副,将以兵法部勒其下。”
3.指编组在同一基层户籍单位中的邻里居民。宋史·度宗纪:“﹝ 咸淳 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经会,私创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觉察,坐之。”
《漢語大詞典》:违制(違制)
违反制度。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河南尹太山羊翩祖》:“首倡导犯礼违制,使 东岳 一郡朦朦焉,岂不愍哉!” 宋 王巩 甲申杂记:“詔有敢易一门一窗,以违制论。”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论 裴均 不当违制进奉。”
《國語辭典》:章程  拼音:zhāng chéng
机关或团体条列的办事规则。《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备。」《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也须破费几文,请些人来订订章程,编编教科书。」
《國語辭典》:章程  拼音:zhāng cheng
办法。如:「他连吃饭,都没个准章程。」
《漢語大詞典》:章程书(章程書)
书体的一种。即八分书。 南朝 宋 羊欣 《古来能书人名》:“ 钟 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亦省称“ 章程 ”。 宋 曾慥 类说·书法苑:“ 钟繇 有三体……二曰章程,谓八分书。”
《漢語大詞典》:中制
(1).中等规格。周礼·考工记·弓人:“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郑玄 注:“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其弓。” 贾公彦 疏:“此以弓有长短三等,人亦有长短三等而言,取其弓与人相称之事。”
(2).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汉书·董仲舒传》:“ 孔子 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俭非圣人之中制也。”新唐书·儒学传中·王元感:“故先王立其中制,使情文两称,是以祥则縞带素紕,禫则无不佩。” 宋 苏辙 《辞户部侍郎札子》:“方欲酌今昔之中制,采吏民之公言。”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圣人治天下……必将有以合乎人情之所宜。是故中制者,圣人之法也。”
(3).谓从中干预。宋史·岳飞传:“帝答曰:‘有臣如此,顾復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 明 张居正 《答郭华溪》:“一切剿处事宜,公所画俱当,惟公自裁,便宜行之,不敢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