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包伯利风衣(包伯利风衣)  拼音:bāo bó lì fēng yī
一种风衣。由汤姆斯。包伯利创制。其特点为透气、防水。自西元一八五六年由轧别丁布料所制造的第一代包伯利风衣GWB(Gents Walking Burberry)以来,风行各地,至今不衰。
《国语辞典》:直接民权(直接民权)  拼音:zhí jiē mín quán
人民以集会或总投票的方式,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的民权。此种真正而具体的民权可制裁议会的专恣,并防止代议制的流弊。
《国语辞典》:耶鲁拼音(耶鲁拼音)  拼音:yē lǔ pīn yīn
西元一九四○年间,美国耶鲁大学所创制的拼音法。用此方法学习中国语文,最易为人接受,沿用至今。
《国语辞典》:参政权(参政权)  拼音:cān zhèng quán
人民参与政事的权利。如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
《国语辞典》:格任亚(格任亚)  拼音:gé rèn yà
François Auguste Victor Grignard
人名。(西元1871~1935)法国化学家。西元一九○一年创制格任亚试验之卤化烷基镁,并将其与各种有机化合物作用,合成复杂的化合物,研究分子构造,打开新领域。一九一二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漢語大詞典》:醉太师(醉太師)
曲牌名。为南曲南吕宫过曲,取《醉太平》《太师引》两曲词句创制而成。全曲十二句,五十七字,十韵。
《国语辞典》:简仪(简仪)  拼音:jiǎn yí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的一种天文仪器,用来测定天体的位置。是从浑仪简化而来。
《国语辞典》:蒙古文  拼音:méng gǔ wén
蒙古族通用的拼音文字。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所创制,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现行蒙古文有三十一个字母,包括七个元音字母(实际上只有用五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和二十四个辅音字母。大多数字母在词首、词中、词末的写法有所不同。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漢語大詞典》:淮阴行(淮陰行)
唐 新乐府题名, 刘禹锡 创制。 唐 刘禹锡 《淮阴行》引:“古有《长干行》,备言三江之事悉矣。余尝阻风 淮阴 ,作《淮阴行》以裨乐府。”
《國語辭典》:回鹘文(回鶻文)  拼音:huí hú wén
记录古土耳其语的文字。为古代维吾尔人参考粟特文字所创。属拼音文字,有十九至二十三个字母。原来由右至左横写,后改自上而下直写。西元八至十五世纪在中亚吐鲁番盆地与楚河流域流行。为蒙古文的前身。也称为「畏兀字」。
《漢語大詞典》:鲍酪(鮑酪)
亦作“ 鲍螺 ”。 一种由 鲍 氏创制的乳酪饼。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鲍酪》:“ 乾隆 时,有以牛乳煑令百沸,点以青盐滷,使凝结成饼,佐以香秔米粥,食之,絶佳。復有以蔗糖法製如螺形,甘洁异常。始於 鲍氏 ,故名‘鲍螺’,亦名‘鲍酪’。”
分類:创制乳酪
《國語辭典》:女真文  拼音:nǚ zhēn wén
我国金代女真人参照汉字所创制的文字。分为大字、小字两种。女真大字于金太祖天辅三年制定颁行。金熙宗天眷元年又制新字,于皇统五年颁行,称为「女真小字」。金亡后,女真字在东北地区仍有少数人使用。明代中叶后,逐渐废行。如今流传下来的女真文字只有一种,为明代所编华夷译语中所收录的女真馆来文、女真馆杂字及一些石刻。
《國語辭典》:马前课(馬前課)  拼音:mǎ qián kè
一种占卜方法。可立测吉凶。《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原来苗太监曾遇异人传授诸葛马前课,占问最灵。」也称为「马前数」。
《國語辭典》:木牛流马(木牛流馬)  拼音:mù niú liú mǎ
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制造运输兵粮的工具,有机关可以自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漢語大詞典》:六合城
隋 何稠 创制的行军所用活动木城。隋书·何稠传:“初, 稠 制行殿及六合城。至是,帝於 辽 左与贼相对,夜中施之。其城周迴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士,立仗建旗,四隅置闕,面别一观,观下三门,迟明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