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撰造
(1).创作;编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昭代綦隆,鉅儒辈出;诸所撰造,比迹 黄虞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 西晋 时佛教译书不过千卷,佛徒还没有撰造专门目录。”
(2).臆造;捏造。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臭’者,气之总名,从‘自’从‘犬’……从‘犬’者,谓犬能寻臭而知其路,后人依违撰造,遂从‘自’下作‘死’,实非稽古之制也。”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至是既讼寃於朝,又撰造 君謨 《乞不立厚陵为皇子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六》:“‘沮溺’或自是姓名未可知; 楚狂 姓 陆 名 通 ,或出后人撰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此多是其家门生故吏一党之人,撰造出来,以掩其生平过恶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 訥 死二日,豁然竟甦,悉述所遇,谓 诚 不死。母以为撰造之诬,反詬駡之。” 何垠 注:“撰造,谓疑其捏造也。”
(2).臆造;捏造。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臭’者,气之总名,从‘自’从‘犬’……从‘犬’者,谓犬能寻臭而知其路,后人依违撰造,遂从‘自’下作‘死’,实非稽古之制也。”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至是既讼寃於朝,又撰造 君謨 《乞不立厚陵为皇子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六》:“‘沮溺’或自是姓名未可知; 楚狂 姓 陆 名 通 ,或出后人撰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此多是其家门生故吏一党之人,撰造出来,以掩其生平过恶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 訥 死二日,豁然竟甦,悉述所遇,谓 诚 不死。母以为撰造之诬,反詬駡之。” 何垠 注:“撰造,谓疑其捏造也。”
《漢語大詞典》:营构(營構,營搆)
亦作“ 营搆 ”。
(1).犹建造。《魏书·逸士传·李谧》:“夫明堂者,盖所以告月朔、布时令、宗 文王 、祀五帝者也。然营构之范,自当因宜创制耳。” 宋 范仲淹 《上枢密尚书书》:“兵聚城中,无舍可泊,人马暴露,时苦寒凛,库緡空虚,不议营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 玉湾 谓余:‘ 海口 有 石城 妙高 ,相近有别墅,已买山欲营构为胜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二》:“出洋以来,所见各口礮臺不下十餘处,邇来营搆日精,往往不惜工费,甚至有以铁造臺者。”
(2).犹勾引。 明 王錂《寻亲记·惩恶》:“想是要营搆他妻子,故下这般毒手。”
(3).构思;创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都京诸赋》:“若如此言,则古人极意营构,止作得《广事类赋》、《类林新咏》、《兔园册子》而已。”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有人身所作之史,有人心所构之史,而今日人心之营构,即为他日人身之所作。”
(1).犹建造。《魏书·逸士传·李谧》:“夫明堂者,盖所以告月朔、布时令、宗 文王 、祀五帝者也。然营构之范,自当因宜创制耳。” 宋 范仲淹 《上枢密尚书书》:“兵聚城中,无舍可泊,人马暴露,时苦寒凛,库緡空虚,不议营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 玉湾 谓余:‘ 海口 有 石城 妙高 ,相近有别墅,已买山欲营构为胜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二》:“出洋以来,所见各口礮臺不下十餘处,邇来营搆日精,往往不惜工费,甚至有以铁造臺者。”
(2).犹勾引。 明 王錂《寻亲记·惩恶》:“想是要营搆他妻子,故下这般毒手。”
(3).构思;创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都京诸赋》:“若如此言,则古人极意营构,止作得《广事类赋》、《类林新咏》、《兔园册子》而已。”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有人身所作之史,有人心所构之史,而今日人心之营构,即为他日人身之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