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劲 → 勍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严劲(嚴勁)
刚劲。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刻碑》:“总视刻人之优劣,以分书之高下,虽姿态如 虞 褚 ,严劲如 欧 颜 ,若刻手平常,遂成恶札。”
分類:刚劲
《漢語大詞典》:峻健
犹刚劲。 金 王若虚 《文辨》:“ 欧公 散文自为一代之祖,而所不足者精洁峻健耳。”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叶晦叔论诗:“七言律,大抵多引韵起,若以侧句入,尤峻健,如 老杜 ‘幽栖地僻’是也。”
分類:刚劲
《國語辭典》:银钩(銀鉤)  拼音:yín gōu
1.银制的帘钩。唐。太宗赋帘诗:「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唐。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2.形容书法曲劲有力。《晋书。卷六○。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唐。白居易〈鸡距笔赋〉:「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作银钩。」
《國語辭典》:金刚(金剛)  拼音:jīn gāng
1.一种矿石。参见「金刚石」条。《南史。卷七八。夷貊传上。西南夷传》:「元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环、赤鹦鹉鸟。」
2.比喻坚硬壮硕之物。《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胡八乱子想了一想,看看凤四老爹又不是个金刚、巨毋霸,怕他怎的。」
3.佛教的护法力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法师与猴行者不免进上寺门歇息。见门下左右金刚,精神猛烈,气象生狞。」《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坛中有一重菩萨,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刚围著,圣贤比肩,环绕甚严。」
4.金刚猩猩的简称。参见「金刚猩猩」条。
《漢語大詞典》:金刚杵(金剛杵)
原为古 印度 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法苑珠林卷四:“前风轮坚固不可沮坏,有 大洛那力 人以金刚杵击之,杵碎,风轮无损。” 许地山 《空山灵雨·愿》:“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亦省称“ 金刚 ”。《大日经》卷一:“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
《國語辭典》:谡谡(謖謖)  拼音:sù sù
1.挺拔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2.拟声词。形容风吹的声音。宋。苏轼 西湖寿星院此君轩诗:「卧听谡谡碎龙鳞,俯看苍苍立玉身。」
《國語辭典》:铮铮(錚錚)  拼音:zhēng zhēng
1.拟声词。形容玉石或金属碰击所发的声音。唐。白居易梦仙〉诗:「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宋。欧阳修秋声赋〉:「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2.形容人品卓越出众。参见「铮铮佼佼」条。清。侯方域《李姬传》:「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
《漢語大詞典》:阳节(陽節)
(1).指轻疾猛厉、刚劲显露的气势。国语·越语下:“刚彊以御,阳节不尽,不死其野……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宜为人客,刚彊而力疾;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 韦昭 注:“彼阳势已尽而吾阴节盛满,则能夺之。先动为客,於时宜为人客,刚彊力疾,阳数未尽,虽轻易人犹不可得取也。”
(2).阳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阴节不尽,阳节不兴,故倾否开泰之大人,以极剥为极復。”
(3).阳春时节。 唐 张九龄 《巡属县道中作》诗:“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漢語大詞典》:风裁(風裁)
(1).风宪;风纪。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廷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宋书·孔琳之传:“﹝尚书令臣 羡之 ﹞亏损国威,无大臣之体,不有準绳,风裁何寄。” 明 唐顺之 《答舒云川巡按书》:“执事之使於 江 南也,輶车所至,风裁凛然。”
(2).指依法裁处。明史·华允诚传:“遂使直指风裁徒徵事件,长吏考课惟问钱粮。”
(3).指刚正不阿的品格。 宋 秦观 《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持,不復肯言财利之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尔风裁峭洁,志概激壮。” 清 许迎年 《莱阳二姜先生祠》诗:“黄门高节著 莱阳 ,伯仲风裁在抗章。”
(4).指文学作品刚劲有力的风格。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古梅:“ 萧东之 《古梅》二絶……甚有风裁。”
(5).风度神采。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文》:“德木千寻,人材八尺。夐云鹤於风裁,濊陂湖於胷臆。”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始, 仲举 使余与 深之 游,余甚幼,而能记 仲举 言行,象其风裁,至今想见之。” 元 揭傒斯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诗:“霜简惊风裁,天官肃羽仪。”一本作“ 风采 ”。
《國語辭典》:铁画(鐵畫)  拼音:tiě huà
用铁片制作的工艺品。锻打铁片成线条,钩成图案,再涂上黑色或棕红色,制成挂屏,用于壁饰。相传为安徽芜湖铁匠汤鹏所创。也称为「铁花」。
《國語辭典》:铁画银钩(鐵畫銀鉤)  拼音:tiě huà yín gōu
语本唐。欧阳询 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形容笔画如铁般的刚劲,如银般的柔媚。《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锦心绣口,李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也称为「铁笔银钩」、「银钩铁画」。
《漢語大詞典》:硬语(硬語)
刚劲的语言;生硬的词句。 唐 韩愈 《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小诗贵风骚,今人往往止作硬语,非也。”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亨父 天才敏絶,而好为精鍊奇思硬语,间见叠出,人莫攖其锋。” 刘师培 文说·和声:“且古用韵文,厥有二故:……一则奇字硬语,佶屈聱牙;惟韵语偶文,便於讽诵。”
《國語辭典》:遒劲(遒勁)  拼音:qiú jìng
强劲有力。常用来描述文章、书画的风格、笔法。《老残游记》第三回:「笔力甚为遒劲,上题『大风张风』四字。」也作「遒健」。
《漢語大詞典》:峻洁(峻潔)
(1).指品行高洁。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行峻洁兮貌齐庄,气混溟兮德洋洋。” 宋 陆游 《与何蜀州启》:“恭惟某官旷度清真,高标峻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厉樊榭 上计至都,同郡 汤侍郎 右曾 夙慕其才,将礼致焉。 樊榭 即日襆被出城,不与相见。其峻洁多类此。”
(2).指诗文刚劲凝练。 宋 秦观 《韩愈论》:“ 谢灵运 、 鲍照 之诗长於峻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盖古文峻洁,迥异浮靡,圣笔渊玄,亡资藻饰。” 清 阮元 《与友人论古文书》:“读足下之文,精微峻洁,具有渊源,甚善甚善!” 苏曼殊 《杂著集·随笔》:“尝译其《含羞草》一篇,峻洁无伦,其诗格盖合中土 义山 、 长吉 而鎔冶之者。”
《漢語大詞典》:清健
(1).清明强健。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朱承议》:“ 朱公 清健康宁。”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七十九龄尚清健,老来第一老门生。”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老先生倒很清健,三公司, 大马路 ,都陪他去玩过啦?”
(2).清新刚劲。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至如 永叔 之诗,才力敏迈,句亦清健,但恨其少餘味尔。” 明 袁宏道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短髩数茎如雪,见人闔其目,闻根甚利,语清健,望而知为有道。” 陈垣 《史讳举例·因避讳断定时代例》引 罗振玉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下,跋 敦煌 本残道书云::“书法清健,有 钟 薛 风。”
(3).精神清爽振奋。《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涟漪戏彩鸳,緑荷翻,清香泻下琼珠溅,香风扇,芳沼边,闲亭畔,坐来不觉人清健。”
《国语辞典》:劲弩(劲弩)  拼音:jìng nǔ
刚劲锐利的弓箭。《文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漢語大詞典》:峻拔
(1).高耸挺拔。 唐 刘禹锡 《华山歌》:“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明 李东阳 《月桥诗序》:“ 攸邑 之东北四十里有山焉,奇耸峻拔,每月出,则先见其巔。”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又怪其峰峦峻拔,而鲜有秀特之士闻於世焉,何也?”
(2).严正刚直。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3).超然不凡;智慧出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名公像:“ 王襄敏公 ,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临济 之宗,明者得之於峻拔,昧者失之卤莽。”
(4).犹遒劲。指笔力刚劲。 明 李东阳 《蒙泉公补传》:“其为文高简峻拔,追古作者。”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 姬传 之丰韵, 子居 之峻拔, 涤生 之博大雄奇,则又近今之絶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