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解化
(1).解脱转化。指舍弃肉身,修行成道。 宋 黄庭坚 《书问政先生诰后》:“ 杨氏 ( 杨行密 )之未解化而去,弟子葬之。举棺,唯衣履存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吕岩论:“虽解化一事,似或玄微,正非假房中黄白之小端,从而服食颐养,能尽其道者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 王子乔 事,旧説 浮丘公 携与乘鹤,共登 嵩山 ,此事又不同,解化时年正十五六云云。”
(2).分解;变化。《西游记》第二二回:“又只见那骷髏一时解化作九股阴风,寂然不同。”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八:“ 土耳其 近年的国权运动的成功也有同样的意义,便是近东问题已经解化成远东问题了。”
(3).理解;领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國語辭典》:化分  拼音:huà fēn
分散、分解。《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人各自安,化分为百室,道散而无垠,故推归之至微。」
分類:分解分析
《國語辭典》:分豁  拼音:fēn huò
开脱、分辩。《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众人都和闹著,正在那里分豁不开,只见王老员外和女儿一步一攧走回家来。」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横死眼如何有个分豁,喷蛆口知他怎生发落。」
《國語辭典》:溶化  拼音:róng huà
物质在液体中分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那舱面的土包一齐湿透了,慢慢的溶化起来。」
《漢語大詞典》:辐解(輻解)
分解。 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奇:“凡百餘两为一饼,每饼辐解凿为八片,谓之‘鸦觜金’者是也。”
分類:分解
《國語辭典》:捌格  拼音:bā gé
剖分、分解。《淮南子。说林》:「故解捽者,不在于捌格,在于批抌。」
分類:分解
《漢語大詞典》:剖梨
分解。《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柟豫樟而剖棃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披断拨檖,所用万方。” 高诱 注:“剖,判;棃,分也。” 马宗霍 《淮南旧注参证》:“棃盖‘剺’之借字。説文·刀部:‘剺,剥也,划也。’引申之有分解之义。后汉书·耿秉传 李贤 注云:‘棃即剺字,古通用。’是其证。”
分類:分解
《國語辭典》:色相  拼音:sè xiàng
1.佛教用语。指物质的特徵。
2.引申为人的声音容貌。《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每日叫小胡儿,奚落他,他也不露一些色相出来。」
3.色彩三要素之一,即色彩相貌。如赤、橙、黄、绿、青、紫等,就是色相的名称。
《國語辭典》:分析  拼音:fēn xī
1.把本来合在一起的分离。晋。刘琨〈答卢谌诗〉:「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怅恨耳。」
2.对事理的分解辨析。《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三娘离席,今告诸亲,听奴分析。」
3.分家。《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诚恐日后长大,说话一发多了,今日分析他母子出外居住。」
《國語辭典》:解体(解體)  拼音:jiě tǐ
1.把整体拆卸成零碎。如:「这些都是等待解体的废船。」
2.比喻人心离散或组织瓦解。《左传。成公八年》:「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墨子。尚贤下》:「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体。」
《國語辭典》:支分  拼音:zhī fēn
1.分割。《战国策。秦策三》:「秦乌能齐县衡韩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郑?」唐。白居易〈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苦夜长。」
2.古代割裂肢体的一种酷刑。
3.处置、应付。《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尼姑支分完了,来陪夫人小姐前后行走,观看了一回,才回到轩中吃斋。」
4.支付、付钱。《西湖二集》卷一一:「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
5.分派差遣。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一出:「支分各色人,远远去迎接。」
《國語辭典》:色光  拼音:sè guāng
具有颜色的可见光。
《漢語大詞典》:青磷
亦作“ 青燐 ”。
(1).人和动物尸体腐烂时,会分解出磷化氢,常在夜间田野中自燃,发生青绿色的光焰,古称“青燐”。俗称鬼火。 明 夏完淳 《哭吴都督》诗之五:“白草荒春月,青燐大泽烟。” 清 顾炎武 《莱州》诗:“郊垒青燐出,城陴白骨枯。” 茅盾 《子夜》一:“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
(2).喻指死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如此则深浅异监,罪犯之轻重有别;新旧互管,牢头之积弊可除。庶青燐怨气,不亦渐少哉。” 柳亚子 《咏史》之二:“可怜半壁东南劫,十万青燐带血飞。”
《國語辭典》:燐火  拼音:lín huǒ
化学元素磷的燃点较低,在空气中极易自燃,成为暗绿色低温火焰。由于常见于夜间野地坟墓间,民间称为「鬼火」。如:「尸体的骨骸分解出来的磷化氢在空气中易自燃,所以磷火常见于墓地。」。也称为「磷火」。
《國語辭典》:磷火  拼音:lín huǒ
化学元素磷的燃点较低,在空气中极易自燃,闪现暗绿色低温的火焰,所以称为「磷火」。由于常见于夜晚野地坟间,所以民间也称为「鬼火」。如:「尸体的骨骸分解出来的磷化氢在空气中易自燃,所以磷火常见于墓地。」。也称为「燐火」。
《國語辭典》:融冶  拼音:róng yě
妖媚艳丽。唐。元稹《莺莺传》:「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