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几何(幾何)  拼音:jǐ hé
1.多少。《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必须等我亲看一看,果然添造修理,估值几何,然后量找便了。」
2.几何学的简称。参见「几何学」条。
《國語辭典》:几何学(幾何學)  拼音:jǐ hé xué
就物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研究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简称为「几何」。
《國語辭典》:科举(科舉)  拼音:kē jǔ
隋唐到清代用以考选官吏的制度。隋废九品中正制,改置进士等科;唐科目增至五十馀,故称为「科举」。后宋用帖括,明清用八股试士,亦沿用科举之称。至清光绪三十一年(西元1905)始明令废止。
《國語辭典》:力学(力學)  拼音:lì xué
1.物理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与现象的学科。
2.努力学习。如:「他力学不辍,终于拿到博士学位。」
《國語辭典》:科目  拼音:kē mù
1.隋唐时分科取士的名目。如秀才、明经、进士等;而明经又有五经、三经、二经等区分。后沿用为科举的通称。《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
2.按事物性质,对学术或其他事项所划分的类别。
《國語辭典》:分曹  拼音:fēn cáo
1.分部办事。如汉成帝置尚书四人为四曹,世祖分为六曹。唐。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2.分辈。《楚辞。宋玉。招魂》:「分曹并进,遒相迫些。」
《國語辭典》:分司  拼音:fēn sī
1.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
2.分别司理其事。南朝齐。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成,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國語辭典》:科头(科頭)  拼音:kē tóu
1.战士不戴头盔。《史记。卷七○。张仪传》:「虎贲之士跿䞤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
2.泛指不戴帽子。明。黄淳耀〈甲申日记二则〉:「吾尝一朝科头,三晨晏起,过必在此。」
《漢語大詞典》:贤科(賢科)
科举时代对选拔官吏所分科目的美称。 宋 文同 《谢成都端明启》:“谬缘贤科,窃迹秘府。” 明 李开先 《钝庵赵尹征粮受奖帐文》:“发跡贤科,倚马之才空北 冀 ;登名仕籍,栖鸞之地在 章城 。”
《國語辭典》:学长(學長)  拼音:xué zhǎng
对年级或年龄较高同学的尊称。《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大家立起道:『宋学长请坐。』」
《漢語大詞典》:数论(數論)
数学的一个分科,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及其有关的规律。按研究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初等数论、代数数论、几何数论、解析数论等。
《國語辭典》:开科(開科)  拼音:kāi kē
1.举行科举考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把苗子平定了,明年朝廷必定开科,大爷、二爷一齐中了。」
2.说开场白。《水浒传》第三六回:「那人却拿起一个盘子来,口里开科道:『小人远方来的人,投贵地特来就事。』」
《漢語大詞典》:曹务(曹務)
谓官署分科掌管的事务。北齐书·崔瞻传:“吏部尚书 尉瑾 性褊急,以 瞻 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附驛奏闻,因而被代。 瞻 遂免归乡里。”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以僕曹务多閒,勒令专知下笔。”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郊:“命酒挥琴,裴回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
《國語辭典》:算术(算術)  拼音:suàn shù
1.计数的方法。《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其法在算术。」《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王粲》:「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
2.专用数字以讨论数的性质与关系的学科,为数学的一个分科。
《國語辭典》:科学(科學)  拼音:kē xué
1.以一定对象为研究范围,依据实验与逻辑推理,求得统一、确实的客观规律和真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泛指一切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而言,可分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四大类。狭义则专指自然科学而言。
2.合乎科学精神和方法的。如:「警察办案的方式越来越科学。」
《國語辭典》:外科  拼音:wài kē
临床医学的一大分支。主要处理身体的急性损伤,以及一些非手术治疗不可的慢性疾病。相对于内科而言。
《國語辭典》:光学(光學)  拼音:guāng xué
研究光的产生、传播、性质、现象及应用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