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审时度势(審時度勢)  拼音:shěn shí duò shì
详细考量时局情势的发展变化。《隋唐演义》第七八回:「大凡士人出处,不可苟且,须审时度势,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也作「审时定势」。
《漢語大詞典》:上纲上线(上綱上綫)
指把问题提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高度来分析。《人民日报》1981.4.26:“‘左’和‘右’,是指党的方针政策的倾向讲的,至于在一般干部和群众中,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乱上纲上线。”
《國語辭典》:扣帽子  拼音:kòu mào zi
比喻对人或事未经过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就轻率的冠以某种罪名。如:「凡事要小心求證,不要乱扣帽子。」
《漢語大詞典》:解剖麻雀
比喻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先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分析,了解情况。例如: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漢語大詞典》:解剖室
为了教学、研究或分析病因而进行解剖的房间(在医院里或医学院里)
《漢語大詞典》:两点论(兩點論)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全面地、本质地分析、研究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方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非本质、非主流方面。
《国语辞典》:理性认识(理性认识)  拼音:lǐ xìng rèn shì
将感性认识所获得的感觉资料,经过思考、分析所形成的概念和判断。
《漢語大詞典》:理绎(理繹)
阐述,分析。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论辨理绎,失在流宕。”
分類:阐述分析
《漢語大詞典》:离言辨白(離言辨白)
分析文句,辨别文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釐者。所习不同,所务各异。” 詹鍈 义证引 潘重规 《读〈文心雕龙〉札记》:“按‘白’疑当作‘句’,形近之讹……又《丽辞》篇云:‘至 魏 晋 羣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析釐。’皆与离言辨句之旨合。”
《漢語大詞典》:离经辨志(離經辨志)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辨别学习之意向。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 郑玄 注:“离经,断句絶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孔颖达 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絶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趋向习学何经矣。”
《漢語大詞典》:离经断句(離經斷句)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爰初敬业,离经断句,奠爵崇师,卑躬待傅。”参见“ 离经辨志 ”。
《漢語大詞典》:离经辨志(離經辨志)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辨别学习之意向。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 郑玄 注:“离经,断句絶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孔颖达 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絶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趋向习学何经矣。”
《國語辭典》:拢统(攏統)  拼音:lǒng tǒng
含混模糊、不具体。《福惠全书。卷一二。刑名部。释招状》:「俱照本犯原日实情实景供序,一字拢统含糊不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侄儿从前看见古时的墓志碑铭,多有用春秋两个字的,所以借来用用,倒觉得拢统些。」也作「笼统」。
《漢語大詞典》:笼总(籠總)
犹笼统含混,不加分析。 汉 王充 论衡·书虚:“显文露书,是非易见,笼总并传,非实事,用精不专,无思於事也。”
《漢語大詞典》:聆音察理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研究。《西游记》第十四回:“我 老孙 ,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叫你念书,不可死抱书本,要多思多想,一窍通,百窍通,聆音察理,随机应变,这才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