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分符
犹剖符。谓帝王封官授爵,分与符节的一半作为信物。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诗:“述职抚 荆 衡 ,分符袭宠荣。” 明 张凤翼 《红拂记·传奇大意》:“到海上坐展雄图,功成日同归完聚,列土分符。”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乞外名都重,分符宠命仍。”
《國語辭典》:受田  拼音:shòu tián
旧时人民成年后,接受公家所给的田,称为「受田」。
《國語辭典》:名法  拼音:míng fǎ
1.名家与法家。《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2.有名的方法。唐。张怀瓘《书断下》:「才华既秀,草隶兼善,累纪专精,遍探名法,可谓瞻闻之士也。」
《漢語大詞典》:分理
名分与事理。《旧唐书·温造传》:“凡事有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也。分理一失,乱由之生。” 章炳麟 《与邓实书》:“以为文生於名,名生於形,形之所限者分,名之所稽者理,分理明察,谓之知文。”
《國語辭典》:分器  拼音:fēn qì
古代分封诸侯,各以宗庙所藏宝器分一二与之,以为世守之物。南朝梁。简文帝 戎昭将军刘显墓铭:「分器见重,播乐传名,谁其均之?」
《國語辭典》:打散  拼音:dǎ sǎn
每场杂剧演完后,附加一段表演作为结束,称为「打散」。后泛指曲艺杂技。《水浒传》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戏舞,或有吹弹,或有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漢語大詞典》:录符
即竹使符。为 汉 代分与郡国守相的符信。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版》:“不意録符银青,授任千里。”参见“ 竹使符 ”。
《漢語大詞典》:竹使符
(1). 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 竹使 ”。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郑康成 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三分竹使,再徙建旟。”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归思迷。” 宋 苏轼 《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诗:“ 中山 保塞 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3).借指州郡长官。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国语辞典》:名实不副(名实不副)  拼音:míng shí bù fù
名分与事实不合。《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臣愚以为,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也作「名实不符」。
《国语辞典》:福寿天成(福寿天成)  拼音:fú shòu tiān chéng
人的福分与年寿都是天命注定的。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出:「可见老爷福寿天成,故寿烛中亦显此祥瑞。」
《国语辞典》:看人行事  拼音:kàn rén xíng shì
根据对方的身分与自己的关系来处理事情。如:「你是看人行事,毫无原则。」
《国语辞典》:海迹湖(海迹湖)  拼音:hǎi jī hú
由于地壳隆起或海岸线下降,使海水的一部分与海洋隔绝所形成的湖泊。因它原来与海相通,所以湖水的性质与海相同。如里海、咸海。
《国语辞典》:布尔乔亚(布尔乔亚)  拼音:bù ěr qiáo yà
原指居住在城镇中具有公民身分与城市政治权利的居民,尤其是商业与手工业者,后特指资产阶级。亦指对中上阶级生活风格与美学品味的讲究。为法语Bourgeois的音译。
《国语辞典》:经销商(经销商)  拼音:jīng xiāo shāng
以买方的身分与卖方订立经销契约,在一定期间,一定区域内,享有销售卖方特定商品权利的商人。
《國語辭典》:黄金分割(黃金分割)  拼音:huáng jīn fēn gē
将一段线分割成两段,使小段与大段的比等于大段与整个线段的比,比例约为一比一点六一八。此种比例常被认为在造型上最具美感。
《漢語大詞典》:降尊临卑(降尊臨卑)
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语本礼记·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多谢也降尊临卑,屈高屈高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