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批凿(批鑿)
检验确实。 宋 苏轼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诸客旅於海道商贩……官司即为出给公凭,仍备録船货,先牒所往地头。候到日,点检批凿公凭讫,却报元发牒州,即乘船自海道入界河。”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置士籍》:“或有随侍子弟合赴曹牒诸色漕试者,各令賫歷先赴县批凿前去。”
《國語辭典》:凿坏(鑿坏) 拼音:zuò péi
凿穿墙壁。比喻坚持不作官。《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老残游记》第六回:「试问?与那凿坏而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
《漢語大詞典》:凿楹(鑿楹)
见“ 凿楹纳书 ”。
《骈字类编》:石凿(石凿)
水经注:北登孟门九河之蹬。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丘鸿渐愚公移山赋:一之日土垦石凿,二之日崩崖陨㟧,三之日夷峰弥壑。
《漢語大詞典》:精凿(精鑿)
(1).舂去谷物的皮壳。亦指舂过的净米。《左传·桓公二年》“粢食不凿” 晋 杜预 注:“黍稷曰粢,不精凿。” 明 宋濂 《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凡主馈非精凿弗敢进,烝尝宾燕,悉中条序,必洁必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工部·刘晋川司空》:“ 沈 兄素豪侈,不能啖此粗糲,但我无从觅精凿,奈何奈何。” 章炳麟 《菌说》:“犹之既舂之米,谓之精凿;未舂之米,谓之粗糲。”
(2).精细确凿。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 刘勰 之评,议论精凿。”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 易安 与共校勘,作《金石録》,考证精凿,多足正史书之失。”
(2).精细确凿。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 刘勰 之评,议论精凿。”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 易安 与共校勘,作《金石録》,考证精凿,多足正史书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