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区区(區區) 拼音:qū qū
1.微小。形容微不足道。如:「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左传。襄公十七年》:「宋国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旧唐书。卷一一一。列传。张镐传》:「臣闻天子修福,要在安养含生,靖一风化,未闻区区僧教,以致太平。」
2.自称的谦词。谦称卑微不足称述。汉。李陵。〈答苏武书〉:「区区之心,切慕此耳。」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实不相瞒,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奈无寸土为阶。」
3.志得意满的样子。《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
4.挚诚、爱恋。 《文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晋。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5.迂腐固执、死心眼儿。《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隋书。卷六十四。来护儿传》:「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
6.拘泥、设限。《抱朴子。外篇。百家》:「譬若针灸者,术虽殊而攻疾均焉,狭见之徒,区区执一。」《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7.辛苦奔波、苦心营求。《董西厢》卷一:「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二折:「小生区区千里而来,只为小姐这门亲事。」
2.自称的谦词。谦称卑微不足称述。汉。李陵。〈答苏武书〉:「区区之心,切慕此耳。」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实不相瞒,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奈无寸土为阶。」
3.志得意满的样子。《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
4.挚诚、爱恋。 《文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晋。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5.迂腐固执、死心眼儿。《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隋书。卷六十四。来护儿传》:「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
6.拘泥、设限。《抱朴子。外篇。百家》:「譬若针灸者,术虽殊而攻疾均焉,狭见之徒,区区执一。」《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7.辛苦奔波、苦心营求。《董西厢》卷一:「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二折:「小生区区千里而来,只为小姐这门亲事。」
《漢語大詞典》:常流
(1).长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司马贞 索隐:“常流,犹长流也。”
(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司马贞 索隐:“言 河 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
(3).凡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旧唐书·陆元方传》:“ 陆景初 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高 氏世居畎亩,没没于常流,殆与草木共腐。”《明史·费震传》:“资格为常流设耳,有才能者当不次用之。”
(4).常例。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斯岂非国之大事,不可限以常流者耶?”
(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司马贞 索隐:“言 河 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
(3).凡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旧唐书·陆元方传》:“ 陆景初 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高 氏世居畎亩,没没于常流,殆与草木共腐。”《明史·费震传》:“资格为常流设耳,有才能者当不次用之。”
(4).常例。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斯岂非国之大事,不可限以常流者耶?”
《漢語大詞典》:燕石
(1). 燕山 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 燕 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 圣水 又东,逕 玉石山 ,谓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漢語大詞典》:盆盎
《國語辭典》:燕侣(燕侶) 拼音:yàn lǚ
《漢語大詞典》:庸贱(庸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