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无凭准
隆准公
准律
准例
相准
准格
可准
不准
无定准
准行
请准
龙准
准平
准程
常准
《漢語大詞典》:无凭准(無憑准)
见“ 无凭据 ”。
《漢語大詞典》:无凭据(無憑據)
不能凭信;难以料定。 宋 刘一止 《清平乐》词:“相望 吴 楚 ,远信无凭据,欲借春风吹泪去,化作愁云恨雨。”亦作“ 无凭准 ”。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你休得逞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漢語大詞典》:隆准公(隆準公)
汉高祖 刘邦 的别称。 南朝 齐 吴迈远 《长别离》诗:“ 楚 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正为 隆準公 ,仗剑入紫微。” 宋 夏溥 《鸿门歌》:“君看 项王 重瞳 舜 重瞳,天命乃在 隆準公 。”《三国演义》第三七回:“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芒碭 隆準公 。”参见“ 隆準 ”。
分類:刘邦
《國語辭典》:隆准(隆準)  拼音:lóng zhǔn
高鼻。《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唐。杜甫哀王孙〉诗:「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也称为「隆鼻」。
分類:刘邦裴骃
《漢語大詞典》:准律
依照法律。 唐 白居易 《论姚文秀打杀妻状》:“据刑部及大理寺所断,准律,非因鬭争,无事而杀者,名为故杀。” 宋 苏轼 《书学太白诗》:“有狂人 李赤 ,乃敢自比 謫仙 ,准律不应从重。”
分類:依照法律
《韵府拾遗 霁韵》:准例(准例)
晋书李重传若听其贬秩居官动为准例惧庸才负远必有黩货之累非所以肃清王化辑宁殊域也
《漢語大詞典》:相准(相準)
相抵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鞭打之刑,已有 柴生 代报,可以相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即日行一善,非年餘不能相準。”
看中。红楼梦第六三回:“我父亲每日为两位姨娘操心,要寻两个有根基的富贵人家……这几年总没拣着,可巧前儿路上纔相準了一个。”
《漢語大詞典》:准格(準格)
标准;准则。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準格。”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故论法治之大体,必以圣人为準格;圣人之所务,必以大道通其法。”
犹言标准,规格。新五代史·杂传·李怿:“ 懌 笑曰:‘年少举进士登科,盖偶然尔。后生可畏,来者未可量,假令予復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安能与英俊为准格?’”
《高级汉语词典》:可准
可以抵偿
《國語辭典》:不准  拼音:bù zhǔn
不允许、不答应。《水浒传》第二六回:「那妇人已知告状不准,放下心,不怕他。」《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如今好容易有了这个机会,有姚老夫子带著同到上海,可以大大的见个什面,偏偏又碰著这位老太太,不准我们前去,真正要闷死我了。」
《國語辭典》:不准(不準)  拼音:bù zhǔn
1.不正确、不准确。如:「毕竟是几十年的老钟,已经走得不准了。」
2.不允许、不充当。《红楼梦》第六六回:「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漢語大詞典》:无定准(無定準)
没有一定。 宋 叶梦得 《临江山·熙春台与王取道等会别》词:“自笑天涯无定準,飘然到处迟留。”亦作“ 无定据 ”。 宋 毛幵 《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漢語大詞典》:准行
准许;许可。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这 餘杭县 中,也有几家官妓,轮番承置。但是讼谍中犯着妓者名字,便不准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立局亲审》:“其新丁例,係十六岁方许开报,如幼小不成丁及女子,俱不准行。”
分類:准许许可
《漢語大詞典》:请准(請准)
请求批准。 茅盾 《子夜》三:“如果再请准了发行钞票,那就更好办了。” 陈嘉庚 《南侨回忆录·购机寿蒋会》:“居留政府对募捐例须请准方可进行,况飞机属军械品,能否许可未可知。”
分類:请求批准
《漢語大詞典》:龙准(龍準)
(1).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后以“龙準”借指皇帝。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蛇驱龙準,作乐垂衣。”
(2).指帝王之鼻。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咱们大王的龙准是很高的。”参见“ 隆準 ”。
分類:帝王
《國語辭典》:隆准(隆準)  拼音:lóng zhǔn
高鼻。《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唐。杜甫哀王孙〉诗:「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也称为「隆鼻」。
分類:刘邦裴骃
《漢語大詞典》:准平(準平)
(1).测量平面的仪器。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
(2).均等;均衡。 宋 戴埴 鼠璞·楮券源流:“自物货难以阜通,於是假圜法以流转,故言钱则曰平準;所以见有是钱,必有是物而后可準平也。”
《漢語大詞典》:准程(準程)
准则;法式。 唐 柳宗元 《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及公当职施政,示人準程。良士勇善,伪夫去饰。”元史·礼乐志三:“迎神,奏《文明之曲》:‘天纵之圣,集厥大成。立言垂教,万世準程。’” 清 袁枚 新齐谐·铜人演西厢:“ 乾隆 二十九年,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鐘法。每齣插匙开锁有一定準程,误开则坐卧行止乱矣。”
一定的规程,确定的把握。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 洞宾 云:‘我十年苦志,一举成名,是荷包里东西,拿得定的。神仙事渺渺茫茫,有甚么准程。’”
《漢語大詞典》:常准(常準)
(1).定法;原则。后汉书·梁统传:“臣窃见 元 哀 二帝轻殊死之刑以一百二十三事,手杀人者减死一等,自是以后,著为常準,故人轻犯法,吏易杀人。”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论:“后代世位,立子以适;若适嗣不继,则宜取旁亲明德,若 汉 之 文 宣 者,斯不易之常準也。”
(2).指一定的标准。魏书·礼志一:“圆丘之牲,色无常準,览推古事,乖互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