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思想战(思想战)  拼音:sī xiǎng zhàn
1.因思想冲突而引发的战争,如自由主义与全体主义的战争。
2.战时以宣传等手段破坏对方战争信念的战术。
《漢語大詞典》:对抗性矛盾(對抗性矛盾)
采取外部冲突形式才能解决的矛盾。
《國語辭典》:缓冲(緩衝)  拼音:huǎn chōng
双方发生冲突时,有人在中间调停,以缓和紧张的形势,称为「缓冲」。
分類:冲突缓和
《漢語大詞典》:火药味(火藥味)
(1).火药爆炸的气味。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炮火的硝烟弥漫着大海,空气中布满了火药味。” 郭小川 《秋歌》:“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但愿它像硝烟,火药味很浓,很浓。”
(2).比喻矛盾冲突前的紧张气氛。如:他的话充满火药味。
《漢語大詞典》:兵戎相见(兵戎相見)
指发生武装冲突。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从 至正 十六年起, 张士诚 和 朱元璋 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如:这两个友好邻邦竟弄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分類:武装冲突
《國語辭典》:并行不悖(並行不悖)  拼音:bìng xíng bù bèi
语本《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指同时进行,不相妨碍。《朱子语类。卷四二。论语。颜渊篇下》:「二条在学者则当并行不悖否?」《明史。卷一九七。席书传》:「盖别以庙祀则大统并行不悖。」也作「并存不悖」。
《國語辭典》:并存不悖(並存不悖)  拼音:bìng cún bù bèi
同时进行,不相妨碍。参见「并行不悖」条。如:「环保与经济成长如何并存不悖,值得决策当局深思。」
《漢語大詞典》:薄触(薄觸)
搏击冲突。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霹雳石:“夫雷者,阴阳薄触之为耳。”
分類:搏击冲突
《國語辭典》:顶牛(頂牛)  拼音:dǐng niú
1.一种骨牌玩法。玩的人轮流出牌,出牌时须花色相同,点数相衔接方可,接不上的人则从手中的牌选一张扣下,终局以所扣点数最少者为胜。《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大家吃了早饭,拿了副骨牌,四家子顶牛儿。」也称为「接龙」。
2.用两个人的头或两物的顶端相抵撞。
《國語辭典》:前哨战(前哨戰)  拼音:qián shào zhàn
交战前两方于前哨进行的小规模战斗。
《漢語大詞典》:拧葱(擰葱)
方言。谓闹别扭,发生冲突。 老舍 《赵子曰》第十一:“他红脸蛋像烧茄子似的,先和 欧阳先生 拌嘴,后来越说越拧葱,你猜怎么着, 莫先生 打了 欧阳先生 一茶碗。”
《漢語大詞典》:军事磨擦(軍事磨擦)
双方军队因利害矛盾而引起的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一九三九年,政治‘曲线’逐渐下降, 华北 发生国共间的‘军事磨擦’。”
《國語辭典》:磕碰  拼音:kē pèng
1.碰撞、撞击。如:「邮寄玻璃器皿时,要多加几层保护膜,以免受到磕碰。」《三侠五义》第七回:「小人接在手中,虽然有些分两,不知是何物件,惟恐路上磕碰。」
2.比喻争执、冲突。如:「婆媳间有些磕碰是难免的。」
《漢語大詞典》:磕绊(磕絆)
方言。由说话引起的争端;冲突。 沙汀 《淘金记》二三:“三月初八!可是他就弄了两回磕绊,闹得 何 家一家人六畜不安。” 老舍 《四世同堂》六九:“这不过是月令中的一点小磕绊,算不了什么!”
《漢語大詞典》:两极分化
团体、思想、体系或势力等分成两个对立面
原来合在一起的常常发生冲突的团体或势力向相反的极端集中
分成两个集中于相反极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