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5,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冰炭不相投
钻冰求酥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夏虫不可语冰
挟冰求温
烟消冰释
王祥卧冰
以冰致蝇
饮冰茹檗
饮冰食檗
冰碛湖
冰碛岩
冰人儿
冰蚀湖
《国语辞典》:冰炭不相投  拼音:bīng tàn bù xiāng tóu
比喻对立的双方无法调和或不能相容。也作「冰炭不同器」。
《国语辞典》:钻冰求酥(钻冰求酥)  拼音:zuān bīng qiú sū
挖钻冰块以求取酥油。比喻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菩萨本缘经。卷下》:「譬如钻冰求酥,是实难得。」也作「钻冰求火」。
《国语辞典》:冰生于水而寒于水(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拼音:bīng shēng yú shuǐ ér hán yú shuǐ
冰由水冰冻而成,温度比水冷。语本《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弟子优于老师。《幼学琼林。卷二。师生类》:「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
《国语辞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拼音: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绝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结成三尺厚的冰层。语本汉。王充《论衡。状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后比喻事况的造成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如:「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感情的决裂,也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的。」
《国语辞典》:夏虫不可语冰(夏虫不可语冰)  拼音: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夏天的虫入秋就死了,不能与之谈论冰雪的事情。语本《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不能与之谈大道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语冰,我教你看著。」
《国语辞典》:挟冰求温(挟冰求温)  拼音:xié bīng qiú wēn
夹著冰块以求温暖。比喻做事不得法而适得其反。《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孙盛曰:『况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怀,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国语辞典》:烟消冰释(烟消冰释)  拼音:yān xiāo bīng shì
烟雾消散,冰块溶释。比喻误会澄清,不再猜疑。如:「经过和事佬调解后,他们的误会已烟消冰释,重修旧好。」
《国语辞典》:王祥卧冰(王祥卧冰)  拼音:wáng xiáng wò bīng
王祥自幼丧母,继母不慈,极尽刁难之事,然祥仍非常孝顺。母欲食鱼,天寒地冻,祥解衣卧冰求鱼;母思黄雀炙,黄雀自入,双亲终被祥的孝行所感动。见《晋书。卷三三。王祥传》。后比喻事亲至孝。
《国语辞典》:以冰致蝇(以冰致蝇)  拼音:yǐ bīng zhì yíng
用冰引来苍蝇。比喻事情无法完成。《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国语辞典》:饮冰茹檗(饮冰茹檗)  拼音:yǐn bīng rú bò
喝冷水、吃苦物。比喻生活极为清苦。后多用以称妇女耐苦守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盖烈妇或激于一时,节妇非素有定志,必不能饮冰茹檗数十年,其胸中正气,蓄积久矣,宜鬼之不敢近也。」也作「饮冰食檗」。
《国语辞典》:饮冰食檗(饮冰食檗)  拼音:yǐn bīng shí bò
喝冷水、吃苦物。比喻生活极为清苦。宋。王迈〈岁晚偶题〉诗:「饮冰食檗坐穷阎,旋觉星星上鬓髯。」也作「饮冰茹檗」。
《国语辞典》:冰碛湖(冰碛湖)  拼音:bīng qì hú
冰河终端或曾受冰河影响的地区,冰河退却后,因冰碛物堆积,形成洼地,积水而成湖泊,称为「冰碛湖」。
《国语辞典》:冰碛岩(冰碛岩)  拼音:bīng qì yán
岩石碎块固结于冰川之中,随冰川的移动而搬运,待冰溶化,这些岩块泥沙堆积下来,大小不规则,无层理,称为「冰碛岩」。
《国语辞典》:冰人儿(冰人儿)  拼音:bīng rén ér
1.冰塑的人形。通常用于形容冻得很厉害的人。如:「快进来暖暖身子,瞧你冻得像个冰人儿似的。」
2.形容木讷、呆板的人。如:「你倒是说话啊!别只像个冰人儿似的站在那儿。」
《国语辞典》:冰蚀湖(冰蚀湖)  拼音:bīng shí hú
冰河掘蚀产生凹地,积水而成的湖泊。如藏北高原的湖泊,多属冰蚀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