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块 → 磈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锚冰(锚冰)  拼音:máo bīng
沉积在河底,状似海绵的冰块。常造成水下工程建筑物的损害。也称为「底冰」、「地冰」。
《国语辞典》:冷疗(冷疗)  拼音:lěng liáo
将冰块、冰水装在袋内敷于患部,或把身体浸在水中,再辅以复健器材,以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
《国语辞典》:蜜豆冰  拼音:mì dòu bīng
用蜜豆和碎冰块混合而成的食品。是夏天的一种消暑饮品。
《国语辞典》:蜜果冰  拼音:mì guǒ bīng
将多种水果细切后,加进果汁、洋酒、冰块等而成的食品。
《国语辞典》:刨冰机(刨冰机)  拼音:bào bīng jī
把冰块刨刮成冰花的机器。分为电动和手摇两种。
《国语辞典》:冷藏车(冷藏车)  拼音:lěng cáng chē
备有冰块、乾冰、液体氮的气化或冷冻机等冷藏设备的货车。
《漢語大詞典》:伐冰之家
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称达官贵族。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郑玄 注:“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梁书·武帝纪上:“珍羞百品,同伐冰之家。”亦省作亦省作“伐冰”。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朝廷延首,方待以位。既而禄不及伐冰,政不获专达。”
《國語辭典》:冰袋  拼音:bīng dài
装冰块用的橡胶袋,当病人身上发热时,可用来降低温度。也称为「冰帽」。
《漢語大詞典》:冰核儿(冰核兒)
亦作“ 冰胡儿 ”。 供暑天食用的洁净小冰块。
《国语辞典》:敲冰煮茗  拼音:qiāo bīng zhǔ míng
用冰块煮茶。古代寒冬待客的一种雅趣。《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冬月邀宾,乃曰敲冰煮茗。」
《國語辭典》:镂冰雕朽(鏤冰雕朽)  拼音:lòu bīng diāo xiǔ
在冰块或腐坏的木头上雕刻,往往无法完成。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心力。《抱朴子。内篇。论仙》:「夫苦心约己,以行无益之事,镂冰雕朽,终无必成之功。」《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自馀多骄恣傲狠,动违礼度,日就月将,无闻焉尔,镂冰雕朽,迄用无成。」
《國語辭典》:凌灾(凌災)  拼音:líng zāi
冰块堵塞河道所造成的泛滥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