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末业(末業)
古代指手工业、商业。与称为“本业”的农业相对。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耕种之,茠鉏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廩,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唐 李翱 《疏改税法》:“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逐轻重,故农人日困,末业日增。” 宋 司马光 《赠都官郎中司马君墓志铭》:“君昼夜服勤,不遗餘力,专以稼穡畜牧致饶给,不事奇衺末业。”
《漢語大詞典》:农本(農本)
(1).谓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语本韩非子·诡使:“仓廩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洪诚 等校注:“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 吴寄窗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章六:“自 韩非 始,方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形成农本工商末的简明口号。”
(2).指生产农产品所用的本钱。如:旱地育秧便于管理,省农本。
《國語辭典》:农户(農戶)  拼音:nóng hù
依行政院农委会定义,「农户」指从事农作物之栽培,家畜、家禽及蜂、蚕之饲养等农牧生产事业,或兼有以农业产品、农业设备、场所等提供民众休閒游乐之农业活动事业,且其耕地面积、饲养数量及全年出售或自用之自营农畜产品价值达特定标准之一般家庭。
《漢語大詞典》:贵粟(貴粟)
以粮食为贵重之物。为古代奖励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汉 晁错 《论贵粟疏》:“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於贵粟;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 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屯田奏议》:“伏惟陛下以重农贵粟为本图,以知人善任为纲领。”
《漢語大詞典》:本富
指经营农业致富。与“末富”(经营工商业致富)相对而言。史记·货殖列传:“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则贤人勉焉。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姦富最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且也天下有本富,有末富,其别在有田无田。”
《漢語大詞典》:农用(農用)
(1).指农具。国语·周语上:“命农大夫,咸戒农用。” 韦昭 注:“农用,田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农用乏,则穀不殖;宝货絶,则财用匱。”
(2).谓供农业生产使用。如:农用船;农用塑料。
《漢語大詞典》:农稼(農稼)
指农业生产。后汉书·樊宏传:“父 重 ,字 君云 ,世善农稼,好货殖。”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司》:“尔其寒者衣之,饥者食之,无废室庐,无害农稼。”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诗:“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
分類:农业
《國語辭典》:烟幕(煙幕)  拼音:yān mù
1.形容烟雾非常浓厚。如:「你看那边烟幕瀰漫,可能发生火灾了!」
2.比喻隐藏真相的言语或行为。如:「这话可信吗?我看八成是他伪装放出的烟幕吧!」
《漢語大詞典》:贵本(貴本)
谓重视根本的、重要的事物。亦特指重视农业。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凡士之学,贵本贱末。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识远者贵本,见近者务末。” 清 唐甄 潜书·辨儒:“请为贵本之譬:彼树木者,厚壅其根,旦暮灌之,旬候粪之。”
《國語辭典》:给水(給水)  拼音:jǐ shuǐ
供应用水。有饮用给水、工业给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
《漢語大詞典》:二业(二業)
(1).谓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指经商。后汉书·刘般传:“是时下令禁民二业。” 李贤 注:“谓农者不得商贾也。”后汉书·刘般传:“夫渔猎之事,为田除害,有助穀食,无关二业也。”
(2).别的工作。北史·卢景裕传:“避地 大寧山 ,不营世事,居无二业,唯在注解。”
(3).佛教语。两种能引生果报的业力。说法较多。《瑜珈师地论》卷九十:“有二种业,一者重业,二者轻业。復有二业,一者增进业,二者不增进业。復有二业,一者故思所造业,二者非故思所造业。復有二业,一者定所受业,二者不定所受业。”
《漢語大詞典》:农场(農場)
使用机器,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的企业单位。
《漢語大詞典》:小社
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沙汀 《风浪》:“队办公室是小社时候的工房,只有孤零零一间房子。”
《漢語大詞典》:田积(田積)
农业收益。南齐书·徐孝嗣沈文季等传论:“田积之要,唯在 江 淮 。” 郭沫若 《断断集·屈原时代》:“古代田积之小与人价之贱,实在足以惊人。”
分類:农业收益
《漢語大詞典》:急农(急農)
重视农业。 三国 魏 曹操 《置屯田令》:“ 秦 人以急农兼天下, 孝武 以屯田定 西域 。”
分類:重视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