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大军(大軍) 拼音:dà jūn
声势浩大的军队。《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大军汎黄河,而角其前。」
《國語辭典》:战事(戰事) 拼音:zhàn shì
有关行阵征战的各种活动。《孙子。九地》:「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齐王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习战事。」
《漢語大詞典》:军兴(軍興)
(1).谓征集财物以供军用。
《周礼·地官·旅师》“平颁其兴积” 汉 郑玄 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
(2).指战时的法令制度。
《汉书·雋不疑传》:“﹝ 暴胜之 ﹞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 颜师古 注:“有所追捕及行诛罚,皆依兴军之制。”
《后汉书·章帝纪》:“有不到者,皆以乏军兴论。” 李贤 注:“军兴而致闕乏,当死刑也。”
(3).军事行动的开始。
《商君书·垦令》:“而命其商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清史稿·礼志六》:“是时军兴,死事扬烈者踵起。”
《國語辭典》:解甲 拼音:jiě jiǎ
脱下铠甲军服。《淮南子。人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是夜张辽得胜回城,赏劳三军,传令不许解甲宿睡。」
《漢語大詞典》:同举(同舉)
(1).一同举荐。
《后汉书·孔融传》:“ 卓 乃讽三府同举 融 为 北海 相。”
(2).一同举事。多指军事行动。
《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 俭 坚守, 钦 在外为游兵”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毌丘俭 文钦 等表曰:“ 懿 欲讨灭二虏以安宇内,始分军粮,克时同举。”
《南史·萧颖胄传》:“是时或云 山阳 谋杀 颖胄 ,以 荆州 同举。”
《三国演义》第一回:“ 飞 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
《國語辭典》:戢兵 拼音:jí bīng
息兵、止兵不用。《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唐。
薛稷 诗:「天道宁殊俗,慈仁乃戢兵。」
《漢語大詞典》:御戎
(1).驾御军车。也指为君主驾御军车的甲士。
《左传·桓公三年》:“ 韩万 御戎, 梁弘 为右。”
《左传·成公十八年》:“ 弁纠 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 杨伯峻 注:“御戎统率诸御。御戎为驾御国君戎车之御,诸御则驾一般兵车之御。”
《国语·晋语三》:“以 家僕徒 为右, 步扬 御戎。” 韦昭 注:“御戎,御公戎车也。”
(2).引申为参与军事行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大将军 诸葛瑾 取 柤中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
《北齐书·高叡传》:“帝亲御戎,六军进止皆令取 叡 节度。”
《國語辭典》:休战(休戰) 拼音:xiū zhàn
停止战争。如:「双方休战约定,明日生效。」
《漢語大詞典》:释兵(釋兵)
(1).解除军事行动。
《史记·封禅书》:“乃遂北巡 朔方 ,勒兵十万餘,还祭 黄帝冢 桥山 ,释兵 须如 。”
(2).放下武器。 明 罗曰褧
《咸宾录·南夷志二·播州》:“ 立 ( 陈立 )数责斩 兴 ( 夜郎 王)出晓其众,皆释兵降。” 清
姚鼐 《宋双忠祠碑文》:“昔 蜀汉 霍弋 、 罗宪 据郡不降 魏 ,及审知 后主 内附,然后释兵归命。”
《漢語大詞典》:五动(五動)
(1).五种军事行动。 银雀山 汉 墓竹简
《孙膑兵法·善者》:“故兵有四路、五动……进,动也;退,动也;左,动也;右,动也;默然而处,亦动也。”“动”,原简作“勭”。
(2).谓五种情况。
《逸周书·武纪》:“伐国有六时、五动、四顺……扶之而不让,振之而不动,数之而不服,暴之而不革,威之而不恐,未可伐也。此谓五动。”
《漢語大詞典》:乏军兴(乏軍興)
古代违反军律的一种罪名。耽误军事行动或军用物资的征集调拨,叫“乏军兴”。官府徵集物资叫“兴”。
《汉书·赵广汉传》:“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
《汉书·黄霸传》:“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
《漢語大詞典》:释旅(釋旅)
谓解除军事行动。
《史记·封禅书》:“古者振兵释旅,然后封禪。”
《國語辭典》:信炮 拼音:xìn pào
1.军队中作为接应信号所放的炮。
2.按时所放的炮。如旧日衙署天明时的报晓炮。
《漢語大詞典》:中立地带(中立地帶)
也称中立化地区。根据国际条约,在战时不得对它采取军事行动和禁止把它变为军事基地的地区。通常为国际运河和某一个国家的领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