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涉险(涉險)  拼音:shè xiǎn
步入险境,冒险。《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险,为蛮人所算,失其锐气耳。」
《漢語大詞典》:犯难(犯難)
发生困难;为难。 刘绍棠 《青枝绿叶》:“ 春果 ,你知道我日子不富裕,这些人的工钱真掏不起,青黄不接,管饭都犯难。”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八:“放他回去,交给咱们老百姓,要再有不是,再来整他,也不犯难。”
分類:困难为难
《漢語大詞典》:走险(走險)
(1).奔赴险峻处;奔走于险峻之处。《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急何能择。” 杜预 注:“鋌,疾走貌,言急则欲荫茠於 楚 ,如鹿赴险。”北史·獠传:“依山走险,若履平地。”明史·云南土司传二·威远:“其俗勇健,男女走险如飞。”
(2).冒险。 朱自清 《回来杂记》:“这也许真是到了无可奈何才来走险的。” 萧红 《生死场》十三:“亡国后的 老赵三 ,蓦然念起那些死去的英勇的伙伴!留下活着的老的,只有悲愤而不能走险了, 老赵三 不能走险了!”
《漢語大詞典》:探虎穴
比喻冒险。语本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探虎穴而挥戈,上 鱼门 而悬胄。” 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诗:“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好逑传》第二回回目:“探虎穴巧取蚌珠还。”
《漢語大詞典》:蹈险(蹈險)
(1).犹历险。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
(2).指冒险。 清 沈用济 《黄河大风行》:“男儿勿恃胆气粗,要知蹈险非良图。”
分類:历险冒险
《國語辭典》:撞钉子(撞釘子)  拼音:zhuàng dīng zi
比喻冒险。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你排阵脚将众僧安,我撞钉子把贼兵来探。」
分類:冒险
《國語辭典》:乾没(乾沒)  拼音:gān mò
1.侥倖获得利益。《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晋书。卷八六。列传。张轨》:「霸王不以喜怒兴师,不以乾没取胜。」
2.暗中吞没他人的财物。《旧五代史。卷一○八。汉书。列传。李崧》:「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多乾没其赀,屿笞责之。」《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便呈上两张银票,却乾没了一张。」
《國語辭典》:乘危  拼音:chéng wéi
冒险。《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文选。陆机。辩亡论上》:「汉王亦凭帝王之号,帅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
分類:危险冒险
《漢語大詞典》:冒进(冒進)
(1).才德不称而求仕进。陈书·徐陵传:“冒进求官,谊竞不已。”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序:“吾知挟邪佞以冒进者,亦当胆慄自废,岂俟图鼎然犀而后辨姧妖之诡态哉!” 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诸所进用,必考其实,使一时虚名求售者不得冒进。” 清 梅曾亮 《臣事论》:“贱者量其力,而无皇皇於冒进之意。”
(2).冒险行进。朱子语类卷七六:“凡有险阻,只认冒进而无难。”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他们竟敢单刀直入,沿着一条大路冒进。”
(3).超过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可能,工作开始得过早,进行得过快。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要典型试办,不能冒进。” 草明 《乘风破浪》第一章:“听说去年计划冒进,今年哪还能多?”
《漢語大詞典》:行险(行險)
(1).做冒险的事;走危险的路。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郑玄 注:“险,谓倾危之道。” 孔颖达 疏:“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幸之道。”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今子又以行险为车之罪。夫车之为道,岂乐於行险耶?度不得已而至乎险,期勿败而已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此一书者,非阐明词学之书,乃教人行险播恶之书也。”
(2).特指行于水上。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裴駰 集解引尸子:“行涂以楯,行险以樶,以沙以轨。” 宋 杨时 《岳阳书事》诗:“忽看舟子玩行险,更欲飞帆借风力。”
《國語辭典》:冯河(馮河)  拼音:píng hé
徒步渡河。比喻有勇而无谋。《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國語辭典》:赌博(賭博)  拼音:dǔ bó
以金钱作注来计胜负的游戏。唐。韩滉 判僧云晏五人聚赌喧诤语诗:「白日既能赌博,通宵必醉尊罍。」《水浒传》第六回:「且说菜园左近,有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靠著养身。」
《國語辭典》:弄险(弄險)  拼音:nòng xiǎn
轻易冒险。元。贯云石〈清江引。烧香扫地门半掩〉曲:「高竿上再不看人弄险。」《三国演义》第九五回:「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漢語大詞典》:料虎头(料虎頭)
挑弄虎头。比喻冒险。庄子·盗跖:“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陆德明 释文:“料,音聊。” 宋 黄庭坚 《丙申泊东流县》诗:“前日发大雷,真成料虎头。”
分類:虎头冒险
《漢語大詞典》:干没(乾没)
(1).侥幸取利。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当是时,不狃狎便顺,张皇呼吸,干没速化,而能以实利害,诚行己,应其上如君者,一二耳。”
(2).谓侵吞别人的财物。新唐书·崔造传:“ 造 久在 江左 ,疾钱穀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乃建言:‘天下两税,请委本道观察使、刺史选官部送京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他就从中设法,把一家洋货店,全行干没了过来。” 沈从文 《王谢子弟》:“这收入不是一个小数目,除开销当地的各种捐项,尽经租人的各种干没,母子二人即或成天请客吃馆子,每月还雇一伙戏班子来唱戏,也不至于过日子成问题。”
乾没:1.投机图利。汉书·张汤传:“﹝ 汤 ﹞始为小吏,乾没,与 长安 富贾 田甲 、 鱼翁叔 之属交私。”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乾没,射成败也。’ 如淳 曰:‘豫居物以待之,得利为乾,失利为没。’”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乾没:“乾没大抵是徼幸取利之意。”
(2).指侥倖之利。 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 育 ( 夏育 )欲以齐民易丑虏,射乾没以要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忘髮肤之明戒,寻乾没於难冀。”
(3).冒险侥倖。《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恪 岂敢倾根竭本,寄命洪流,以徼乾没乎?” 裴松之 注:“盖谓有所徼射,不计乾燥之与沉没而为之。”晋书·张骏传:“霸王不以喜怒兴师,不以乾没取胜。”魏书·宋维传:“ 维 见 乂 ( 元乂 )宠势日隆,便至乾没,乃告司染都尉 韩文殊 父子欲谋逆立 懌 。”
(4).贪求;贪得。晋书·潘岳传:“ 岳 性轻躁,趋世利……其母数誚之曰:‘尔当知足而乾没不已乎?’”魏书·郑严祖传:“﹝ 严祖 ﹞倾侧势家,乾没荣利,闺门秽乱,声满天下。” 清 钱谦益 《言树堂诗为金坛于季銮作》:“乾没有明训,止足良厚诬。”
(5).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唐 颜真卿《李司空碑》:“乾没之赃,一徵百万;缮完之利,费省巨亿。”宋史·河渠志三:“每兴一役,乾没无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他就从中设法,把一家洋货店,全行乾没了过来,就此发财起家。” 鲁迅 《〈奔流〉编辑后记》:“那么,这责任只好归给各地贩卖店的干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