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
词典
2
分类词汇
14
分类词汇
迷路
中耳
耳鸣
耳朵
石首鱼
耳石
鼓室
砧骨
梅尼尔氏症
内耳炎
耳蜗
半规管
锤骨
平衡觉
《國語辭典》:
迷路
拼音:
mí lù
1.迷失道路。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他乡何处是,迷路问谁来?」
2.离开正途。如:「不良少年就像是迷路的羔羊一样。」
3.生理学上称内耳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腔或管。
分類:
迷失
内耳
迷失道路
满路
方言
失道
错误
失去
道路
正确
方向
迷路
《國語辭典》:
中耳
拼音:
zhōng ěr
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中耳的主要结构是鼓膜和三个听小骨构成。有传导声音的功能。中耳通过耳咽管和咽喉相通。
分類:
中耳
外耳
内耳
相连
连接
听骨
砧骨
《國語辭典》:
耳鸣(耳鳴)
拼音:
ěr míng
病名。外界无声音来源,患者自己感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声响,称为「耳鸣」。多由贫血、疲劳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引起。
分類:
中作
耳鸣
由中
中耳
内耳
神经系统
疾病
《國語辭典》:
耳朵
拼音:
ěr duo
1.人与动物的耳,俗称为「耳朵」。《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玉圃听在耳朵里,忙叫长随去问那走堂的。」《老残游记》第一四回:「耳朵里不住的听了说:『这水可真了不得!』」
2.指形状或位置像耳朵的东西。《水浒传》第八回:「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
3.指探听消息的人。如:「我总疑心他是对方派来我们这里做耳朵的。」
分類:
听觉
和平
探听
平衡
位置
消息
衡器
器官
耳朵
人
东西
哺乳动物
外耳
中耳
内耳
三部
《国语辞典》:
石首鱼(石首鱼)
拼音:
shí shǒu yú
鲈鱼目石首鱼科的泛称。内耳各有三块大形耳石,故称为「石首鱼」。体长、侧扁,腹部黄色,肉细嫩。鳔很发达,能发出声音。一般栖息于暖海或热带沿海的中、下层,以虾类、小鱼等为食。主要的种类有大黄鱼、小黄鱼、黄花鱼等。
分类:
鲈鱼
鱼目
石首鱼
内耳
大形
《漢語大詞典》:
耳石
脊椎动物的内耳或无脊椎动物的听泡中的一种石灰质结石,在许多真骨鱼中尤为显著,形成坚硬的体质,在大多数较高等的脊椎动物中则为石灰质小耳沙块物质
脊椎动物的耳石或耳沙
分類:
脊椎动物
内耳
种石
石灰质
结石
许多
鱼中
显著
坚硬
体质
大多数
高等
物质
《國語辭典》:
鼓室
拼音:
gǔ shì
位于鼓膜内,属中耳的小室。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锤骨与鼓膜相连,可传达鼓膜上的声音到内耳。
分類:
外耳
内耳
相连
连接
听骨
砧骨
《国语辞典》:
砧骨
拼音:
zhēn gǔ
中耳听小骨之一。形状类似铁砧,能将鼓膜的振动波传至内耳的耳蜗。
分类:
砧骨
中耳
状类
类似
鼓膜
振动
内耳
《国语辞典》:
梅尼尔氏症(梅尼尔氏症)
拼音:
méi ní ěr shì zhèng
病名。一种内耳淋巴分泌失衡,造成眩晕、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约三成的病例与中耳炎、梅毒、头部受伤及过敏有关。此症大多发生在四十岁左右的人,其中尤以工业社会压力高的地区,发生率愈高。
分类:
病名
内耳
淋巴
分泌
造成
眩晕
呕吐
耳鸣
听力
减退
症状
《国语辞典》:
内耳炎(内耳炎)
拼音:
nèi ěr yán
发生于内耳的发炎病症。细菌一般由咽喉或鼻腔沿著耳咽管进入内耳,多与中耳炎一起发生。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可用抗生素治疗,或施以手术。
分类:
内耳
发炎
病症
细菌
咽喉
鼻腔
进入
入内
《國語辭典》:
耳蜗(耳蝸)
拼音:
ěr guā
内耳中的螺旋形骨管。顶小底大,形似蜗牛外壳,因而得名。管内含有感音装置,是听觉的主要部分。
分類:
在内
内耳
前部
淋巴
《國語辭典》:
半规管(半規管)
拼音:
bàn guī guǎn
位于哺乳动物的内耳,为三枚半环状的管道结构,彼此互相垂直,是维持身体平衡的感受器。也称为「三半规管」。
分類:
内耳
半圆
圆形
管子
构成
《國語辭典》:
锤骨(錘骨)
拼音:
chuí gǔ
中耳内小骨之一,紧接外耳道基部的鼓膜。
分類:
内耳
五指
指骨
听骨
锤子
鼓膜
相连
《国语辞典》:
平衡觉(平衡觉)
拼音:
píng héng jué
内耳前庭系统包含三个半规管及囊状构造,因个体所处的位置或重力方向发生变化而产生维持身体平衡及空间定向的感觉。
分类:
内耳
前庭
系统
包含
构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