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外圆内方(外圓內方)  拼音:wài yuán nèi fāng
外表温和好相处,内心方正有主见。如:「他个性随和,外圆内方,在人事和工作上皆能处理得当。」
《漢語大詞典》:外简内明(外簡内明)
谓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
《漢語大詞典》:外方内员(外方内員)
谓外表正直,内心圆滑。后汉书·郅恽传:“案 延 资性贪邪,外方内员,朋党搆姦,罔上害人。” 李贤 注:“言 延 外示方直而内实柔弱也。 孔子 曰:‘色厉而内荏。’”
《漢語大詞典》:文圆质方(文圓質方)
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清 梅曾亮 《送周石生序》:“吾友 石生 ……忠恕纯白,文圆质方,不激不随。”
《漢語大詞典》:诬行(誣行)
谓内心所想与行为相违背。晏子春秋·问上二一:“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公正以伪廉。”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晏子春秋一》:“上云‘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正公’,均谓有其表而无其质也。”
《漢語大詞典》:无动于中(無動於中)
指意念专一,不因外界影响而动心。后亦指内心毫无触动,对事情毫不在意。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宋 朱熹 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於其中也。” 清 方苞 《修复双峰书院记》:“尝叹 五季 縉绅之士,视亡国易君,若邻之丧其鸡犬,漠然无动於中。”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我逆料《语丝》必将有几句感慨,但我实在是无动于中。”亦作“ 无动於衷 ”。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神圣的抗战,死了那么多的人,流了那么多的血,他都无动于衷。”
《漢語大詞典》:遂惔
谓显示出内心的焦虑。 汉 贾谊 新书·道术:“信理遂惔谓之敢,反敢为揜。”
《國語辭典》:言无不尽(言無不盡)  拼音:yán wú bù jìn
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北齐书。卷三○。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明史。卷一八二。马文升传》:「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國語辭典》:言不由衷  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
言词与心意相违背。如:「他一向讨厌交际场合,因为人们说的尽是些言不由衷的应酬话。」也作「言不由中」。
分類:内心
《漢語大詞典》:痒心(癢心)
内心烦闷。《淮南子·修务训》:“尝试使之施芳泽,正娥眉……则虽王公大人有严志頡頏之行者,无不憛悇痒心而悦其色矣。” 高诱 注:“痒心,烦闷也。”
《國語辭典》:喜不自胜(喜不自勝)  拼音:xǐ bù zì shēng
高兴得不得了。三国魏。钟繇 贺捷表:「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憙,喜不自胜。」《红楼梦》第一○一回:「宝玉听了,喜不自胜。」
《國語辭典》:喜形于色(喜形於色)  拼音:xǐ xíng yú sè
喜悦之情流露脸上。《魏书。卷四八。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聊斋志异。卷七。邵女》:「金一见,喜形于色,饮食共之,脂泽花钏,任其所取。」
《漢語大詞典》:喜恣恣
形容内心喜悦的样子。 元 无名氏 《小孙屠》第十四出:“去时节喜恣恣亲母登山岭。回来呵,背着个磣可可骨匣相随定。”
分類:内心喜悦
《國語辭典》:笑里藏刀(笑裡藏刀)  拼音:xiào lǐ cáng dāo
唐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言语必嬉怡微笑,其实内心奸邪阴险。但位处权要,强要别人附和自己,若有些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典出《旧唐书。卷八二。李义府传》。比喻外貌和善可亲,内心却阴险。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那时间相看的是好,他可便喜孜孜笑里藏刀。」《红楼梦》第五五回:「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
《國語辭典》:笑面虎  拼音:xiào miàn hǔ
比喻面善心恶的人。宋。庞元英《谈薮》:「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