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腹咏(腹詠)
内心歌咏,表示喜悦。《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
《漢語大詞典》:腹侮
内心的轻慢。 清 姚鼐 《与张荷塘论诗》诗:“至言将不出,曩哲遭腹侮。”
分類:内心轻慢
《漢語大詞典》:调密(調密)
密合,内心和谐纯一。 汉 陆贾 新语·怀虑:“调密者固,安静者祥,志定心平,血脉乃彊。”
《漢語大詞典》:柔奸
(1).表面柔和而内心奸诈。 明 李贽 《宋统似晋》:“ 晋 之 司马懿 ,一名柔奸家奴也。”清史稿·允禩传:“ 允禩 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 允礽 。”
(2).指表面柔和而内心奸诈之人。 明 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受绁》:“可恨柔奸误人国,更将阴险害忠臣。”
《漢語大詞典》:支床有龟(支牀有龜)
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牀足,行二十餘岁,老人死,移牀,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后用为典故,比喻身处困境,内心寂寞。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坐帐无鹤,支牀有龟。” 倪璠 注:“喻己久住 长安 ,若龟支牀矣。”
《國語辭典》:正心诚意(正心誠意)  拼音:zhèng xīn chéng yì
语本《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指端正心术,真诚己意,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内在修养方式。宋。夏元鼎 满庭芳。久视长生词:「久视长生,登仙大道,思量无甚神通。正心诚意,儒释道俱同。」《元史。卷一八七。乌古孙良桢传》:「则进正心诚意之说、亲君子远小人之道,皇太子嘉纳焉。」
《國語辭典》:知人知面不知心  拼音: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
(谚语)仅看到人的表面,不能洞察人的真心。指对人难以真正了解。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呵,他怎生背了刘武周,投降了俺来。」《红楼梦》第一一回:「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
《漢語大詞典》:中恧
内心惭愧。 明 王世贞 《说部·札记外篇》:“ 羊叔子 有君子之德四焉:曰慈、曰信、曰廉、曰让。虽然,其为 晋 谋,鼎革之际也,有中恧矣!”
分類:内心惭愧
《國語辭典》:直内方外(直內方外)  拼音:zhí nèi fāng wài
语本《易经。坤卦》〈文言〉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指内心诚明正直,行为端庄方正。三国魏。明帝〈赠谥徐宣诏〉:「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任三朝,公亮正色。」
《漢語大詞典》:外巧内嫉
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汉书·翟义传:“﹝ 义 ﹞兄 宣 静言令色,外巧内嫉,所杀乡邑 汝南 者数十人。”
《漢語大詞典》:外亲内疏
外表亲密无间,内心冷若冰霜。形容表里不一。例如:不料此人外亲内疏,挟诈而取益州,遂并汉中,有霸业兴隆之志。——·关汉卿《单刀会》
《国语辞典》:外柔内刚(外柔内刚)  拼音:wài róu nèi gāng
外表柔顺,内心刚毅。《晋书。卷七○。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善于绥抚。」
《國語辭典》:外宽内忌(外寬內忌)  拼音:wài kuān nèi jì
外表宽厚,内怀猜忌。《三国志。卷四五。蜀书。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
《漢語大詞典》:外宽内明(外寬内明)
(1).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汉书·黄霸传:“ 霸 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2).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汉书·黄霸传:“ 霸 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國語辭典》:外厉内荏(外厲內荏)  拼音:wài lì nèi rěn
外表坚强而内心懦弱。《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
《國語辭典》:色厉内荏(色厲內荏)  拼音:sè lì nèi rěn
语本《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外表刚强严厉而内心软弱。汉。王充《论衡。非韩》:「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像类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