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
词典
3
分类词汇
15
分类词汇
内难
内溃
萧墙之祸
轨乱
五胡
寇乱
寇难
在莒
五单于
斗蛇
牡飞
高等法院
毋忘在莒
非常时期
鸟焚鱼烂
《國語辭典》:
内难(內難)
拼音:
nèi nàn
内部的骚乱动荡。《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天子方疑主公,若一旦轻出,内难必作矣。」
分類:
内乱
家庭
庭内
内部
国家
变故
家内
变乱
《漢語大詞典》:
内溃(内潰)
(1).犹内乱。
《
汉书·王莽传下
》
:“ 刘歆 、 王涉 皆自杀。 莽 以二人骨肉旧臣,恶其内溃,故隐其诛。”
《
后汉书·隗嚣传
》
:“大司马 董忠 、国师 刘歆 、卫将军 王涉 ,皆结谋内溃。”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
:“曩者 汉 室内溃,四海圯裂。”
(2).指内部崩溃。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四章:“一方面争取时间加强抗战力量,同时促进和等候国际形势的变动和敌人的内溃,以便举行战略反攻,驱逐 日 寇出 中国 。”
分類:
内部
内乱
崩溃
《国语辞典》:
萧墙之祸(萧墙之祸)
拼音:
xiāo qiáng zhī huò
比喻内乱。语本《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分类:
内乱
《漢語大詞典》:
轨乱(軌亂)
内乱。轨,通“ 宄 ”。 汉 王符
《
潜夫论·潜叹
》
:“夫国君之所以致治者公也。公法行则轨乱絶。”
分類:
内乱
《國語辭典》:
五胡
拼音:
wǔ hú
匈奴、羯、鲜卑、氐、羌五种族人。
分類:
晋武帝
室内
内乱
北方
少数民族
《國語辭典》:
寇乱(寇亂)
拼音:
kòu luàn
1.外患与内乱。《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何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禦之。」
2.侵犯。《周书。卷二九。王勇传》:「魏永安中,万俟丑奴等寇乱关陇。」
分類:
寇乱
侵扰
外患
内乱
《漢語大詞典》:
寇难(寇難)
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
荀子·天论
》
:“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河水四
》
:“昔 献帝 东迁,逼以寇难。”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
:“今 瀛 地震之所摧败,与 郑 之火灾, 卫 之寇难无异。”
分類:
内乱
外患
造成
灾难
蒙受
受敌
敌人
侵犯
《國語辭典》:
在莒
拼音:
zài jǔ
春秋时,齐桓公曾流亡莒城,后立为君主,鲍叔牙向他敬酒说:「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见汉。刘向《新序。卷四。杂事》。后用以勉励人不要忘记颠沛流离的日子,要记取教训,奋发图强。宋。虞俦〈卧病枕上再用韵〉:「飘然傥遂归田赋,食蘖毋忘在莒时。」
分類:
齐国
内乱
流亡
《漢語大詞典》:
五单于(五單于)
(1). 西汉 后期, 匈奴 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 呼韩邪单于 、 屠耆单于 、 呼揭单于 、 车犁单于 、 乌藉单于 。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 呼韩邪单于 所并。见
《
汉书·匈奴传下
》
。
(2).泛指 匈奴 各部首领。 唐
王维
《少年行》
之三:“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分類:
匈奴
后期
部首
首领
内乱
分立
五个
单于
《漢語大詞典》:
斗蛇(鬥蛇)
典出
《
左传·庄公十四年
》
:“初,内蛇与外蛇斗於 郑 南门 中,内蛇死。六年而 厉公 入。”后遂以“斗蛇”喻国家内乱。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
:“犬牙 晋 楚 ,鼎定 齐 秦 ,时遇斗蛇之餘,乍进牵羊之弊。”
分類:
国家
家内
内乱
《漢語大詞典》:
牡飞(牡飛)
门闩自行脱落。古谓内乱之征兆。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
:“ 成帝 元延 元年正月, 长安 章城门 门牡自亡, 函谷关 次门牡亦亡……
《妖辞》
曰:‘关动牡飞,辟为亡道臣为非,厥咎乱臣谋篡。’” 颜师古 注:“牡,所以下闭者也。”
《汉书·谷永传》
:“城关守国之固,固将去焉,故牡飞。”
分類:
门闩
自行
脱落
内乱
征兆
《国语辞典》:
高等法院
拼音:
gāo děng fǎ yuàn
审理由地方法院上诉案件,以及内乱、外患和妨害国交之刑事第一审诉讼案件等之司法机关。简称为「高院」。
分类:
审理
理由
地方法院
上诉
案件
内乱
外患
妨害
国交
刑事
第一审
诉讼
讼案
等之
司法机关
为
《国语辞典》:
毋忘在莒
拼音:
wú wàng zài jǔ
1.战国时齐国被燕国连攻七十二城,仅剩即墨、莒二城为最后固守的城池。齐国以莒城为反攻基地,在五年的艰苦岁月后逆袭成功,收复了失地。见《史记。卷八二。田单传》。后以毋忘在莒比喻收复国土。如:「先总统蒋公以毋忘在莒训勉国人光复大陆河山。」
2.春秋时齐国内乱,齐桓公曾遭难逃亡到莒国,后来当上了齐君。有一回,鲍叔向桓公敬酒,劝桓公:「勿忘出奔在于莒也。」见《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后用以比喻不忘前事。
分类:
齐国
内乱
齐桓公
遭难
难逃
逃亡
《國語辭典》:
非常时期(非常時期)
拼音:
fēi cháng shí qí
国家遭遇到严重的内乱或外患,于是须采取特别的措施,往往全国动员,集中人力、物力,针对目标去解决的时期,称为「非常时期」。
分類:
国家
遇到
严重
内乱
外患
灾难
社会秩序
不稳
稳定
《漢語大詞典》:
鸟焚鱼烂(鳥焚魚爛)
《
易·旅
》
:“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
《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其言 梁 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后以“鸟焚鱼烂”谓因内乱而覆亡。
《旧唐书·僖宗纪》
:“初则狐假鴟张,自谓驍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分類:
内乱
覆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