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养人(養人)
(1).供给人民生活所需。礼记·礼运:“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 孙希旦 集解:“养人,谓食人。”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
(2).教育熏陶他人。孟子·离娄下:“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汉书·礼乐志》:“礼以养人为本。”
(3).谓使人得到补益。 宋 司马光 《评秦坑赵军》:“夫兵之设,非以害人,所以养人也。”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八老 回家,对这胖妇人説道:‘街坊上嘴舌不是养人的去处。’”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 黟水 清而不寒,其味甘……邑人多饮井水,味尤腴,云水从土中过,能养人。”
《国语辞典》:认养人(认养人)  拼音:rèn yǎng rén
透过认养手续,与被认养人有从属关系的个人或组织。认养人除按时交付认养费,并给予爱心及关怀外,并不负任何法定的义务或责任,在民法上亦不发生亲属关系。
《分类字锦》:桑薪养人(桑薪养人)
诗樵彼桑薪卬烘于煁传卬我也烘燎也煁烓灶也桑薪宜以养人者也疏有人樵取于彼桑木之薪不以炊㸑云我用之燎于煁灶照物而已桑薪薪之善者宜以炊㸑而养人今不以炊㸑反燎于煁灶失其所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养士(養士)
(1).谓设置上士、中士、下士之官。礼记·王制:“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
(2).培养人才。汉书·贾山传:“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美者善养士。” 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将务选士之道,必精养士之方。”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洪武 初,天下学校养士,岁贡一人。”
(3).谓收罗、供养贤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 五代 刘洞 《石城怀古》诗:“千里 长江 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 清 吴伟业 《汴梁》诗:“此地 信陵 曾养士,只今谁解救王孙。”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孟尝君 就是靠养士出名的。”
《國語辭典》:封殖  拼音:fēng zhí
1.聚敛财物。隋。卢思道〈劳生论〉:「冠帻劫人,厚自封殖。」
2.栽培。《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
《國語辭典》:养母(養母)  拼音:yàng mǔ
奉养母亲。《南史。卷五五。冯道根传》:「少孤家贫,佣赁以养母。」
《國語辭典》:育才  拼音:yù cái
造就人才。《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乐育才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漢語大詞典》:养才(養才)
培养人才。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使 三代 圣人復生於今,其选举养才,亦必有道矣,何必由学。”
《漢語大詞典》:养材(養材)
(1).谓养育材物。如栽培五谷、树木。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
(2).比喻培养人才。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
(3).指旧时收养的准备充作使女或妓女的孩子。《金瓶梅词话》第九五回:“我替他领了这个孩子来了,到是乡里人家女孩儿,今年纔十二岁,正是养材儿。”
《漢語大詞典》:养器(養器)
(1).指饮食之器。礼记·曲礼下:“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 孔颖达 疏:“养器,供养人之饮食器也。”
(2).培养人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夫 皋如 曰:‘修德行惠,抚慰百姓……为君养器,臣之事也。’”《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南齐书·武十七王传论:“齠年稚齿,养器深宫,习趋拜之仪,受文句之学。”
《漢語大詞典》:铸陶(鑄陶)
语本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 尧 舜 者也。”谓造就,培育。后以“铸陶”指培养人才。 马其昶 《〈濂亭集〉序》:“ 曾文正公 以德行文学,铸陶天下,羣才辐輳,不专一长。”
《漢語大詞典》:升造
古代选拔、培养人才的一种方法。谓使俊秀之士升入国学继续培养,以成就其才德。语本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 陈澔 集说:“造者,成也。言成就其才德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学校升造之法,变为荐辟,荐辟变为九品中正,九品中正变为科目,上下千岁,无时不变。”
《漢語大詞典》:养贤务(養賢務)
西夏 所建培养人才的机构。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 建中靖国 元年, 乾顺 始建国学,设弟子员三百,立养贤务以廪食之。”
《国语辞典》:作育菁莪  拼音:zuò yù jīng é
培养人才。为教育界常用的题辞。如:「张老师花费毕生的心血,作育菁莪,提携后进,在教育方面贡献极大。」
《国语辞典》: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拼音:zhōng shēn zhī jì,mò rú shù rén
比喻培养人才是一生最重要的事。《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