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礼废乐崩(礼废乐崩)  拼音:lǐ fèi yuè bēng
典章制度、礼乐教化遭受破坏,道德规范、社会纲纪荡然无存。汉。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悯焉。」也作「礼坏乐崩」。
《国语辞典》:礼坏乐缺(礼坏乐缺)  拼音:lǐ huài yuè quē
典章制度、礼乐教化遭受破坏,道德规范、社会纲纪荡然无存。《梁书。卷二五。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也作「礼坏乐崩」。
《国语辞典》:礼乐崩坏(礼乐崩坏)  拼音:lǐ yuè bēng huài
典章制度、礼乐教化遭受破坏,道德规范、社会纲纪荡然无存。宋。陆游〈书郭崇韬传后〉:「又承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之际,难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也作「礼坏乐崩」。
《国语辞典》:唐哉皇哉  拼音:táng zāi huáng zāi
唐,唐尧。皇,指汉朝。唐哉皇哉指唐尧、汉朝的典章制度最为宏伟。《文选。班固。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皇哉皇哉!皇哉唐哉!」后又引申为规模宏伟,气势盛大的意思。
《国语辞典》:衣冠礼乐(衣冠礼乐)  拼音:yī guān lǐ yuè
典章制度,礼乐规仪。《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何者?百王之弊,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馀。」《隋书。卷四九。牛弘传》:「素叹曰:『衣冠礼乐尽在此矣,非吾所及也。』」
《漢語大詞典》:遵而勿失
谓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史记·曹相国世家:“且 高帝 与 萧何 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 参 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亦作“ 遵而不失 ”。《隋书·炀帝纪上》:“朕肃膺宝历,纂临万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
《国语辞典》:茶馀客话(茶馀客话)  拼音:chá yú kè huà
书名。清阮葵生作,十二卷。内容记载作者亲身见闻的典章制度,及西北、东北之地理交通等资料,可信度颇高。
《漢語大詞典》:队典(隊典)
废亡的典章制度。艺文类聚卷三八引 南朝 梁 沈约 《侍皇太子释奠》诗:“队典必从,闕祀咸荐。”
分類:典章制度
《漢語大詞典》:朝章国故(朝章國故)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清 魏源 《〈定盦文录〉叙》:“其文以六书小学为入门,以 周 秦 诸子吉金乐石为崖郭,以朝章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 陈衍 《〈瘿唵诗〉序》:“六义既没,风、雅、颂之体代作,赋、比、兴之用兼陈,朝章国故,治乱贤不肖,以至山川草木风土鸟兽鱼虫,无弗知也,无弗能言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清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内阁:“大而朝章国典,细而軼闻逸事,将听其放失乎。”
《漢語大詞典》:声明文物(聲明文物)
语本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后以“声明文物”谓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皇帝以天下太平,登封 东岳 ,声明文物,振耀古今。” 宋 邵雍 《五帝》诗:“五帝之时似日中,声明文物正融融。”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昔 希腊 之 雅典 ,当其为独立国也,声明文物甲天下。”亦作“ 声名文物 ”。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矧二百年间,声名文物,其人才往往有瑰瑋絶特者错列其中。”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宣言》:“倘不及早维持,乘时发奋,则数千年声名文物之邦,累世代冠裳礼义之族,从此沦亡,由兹泯灭,是谁之咎?”
《國語辭典》:考据学(考據學)  拼音:kǎo jù xué
诠释古书,求其證据,辨其真伪的学问。也称为「考證学」。
《國語辭典》:礼坏乐崩(禮壞樂崩)  拼音:lǐ huài yuè bēng
典章制度、礼乐教化遭受破坏,道德规范、社会纲纪荡然无存。《汉书。卷六。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唐。白居易 叔孙通定朝仪赋:「秦吞六雄之后,汉承百代之弊,礼坏乐崩,上陵下替。」也作「礼崩乐坏」、「礼废乐崩」、「礼坏乐缺」、「礼乐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