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利器 拼音:lì qì
1.精良、有效的工具。也泛指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机器人能代替人工,节省人事经费支出,是现代工业界赖以发展及赚钱的利器。」《晋书。卷五二。列传。阮种》:「良工之须利器,巧匠之待绳墨也。」
2.锋利的兵器或威力强大的武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平时在厮扑行里走,身边常带有利器。」《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外洋新出利器,不肯以秘法示人。其机括灵巧,猝难臆测。」
3.利于国家的事物。《老子》第三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上》:「赏罚者,国家之利器也,所以惩恶劝善,不以喜加赏,不以怒增刑。」
4.指兵权。《后汉书。卷五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刘陶》:「妄假利器,委授国柄,使群丑刑隶,芟刈小民。」《资治通鉴。卷五九。汉纪五一。灵帝中平六年》:「而反委释利器,更徵外助。」
5.比喻英才。《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选利器于良材,求镆铘于明智。」《后汉书。卷五八。虞傅盖臧列传。虞诩》:「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2.锋利的兵器或威力强大的武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平时在厮扑行里走,身边常带有利器。」《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外洋新出利器,不肯以秘法示人。其机括灵巧,猝难臆测。」
3.利于国家的事物。《老子》第三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上》:「赏罚者,国家之利器也,所以惩恶劝善,不以喜加赏,不以怒增刑。」
4.指兵权。《后汉书。卷五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刘陶》:「妄假利器,委授国柄,使群丑刑隶,芟刈小民。」《资治通鉴。卷五九。汉纪五一。灵帝中平六年》:「而反委释利器,更徵外助。」
5.比喻英才。《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选利器于良材,求镆铘于明智。」《后汉书。卷五八。虞傅盖臧列传。虞诩》:「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漢語大詞典》:兵钤(兵鈐)
(1).指兵书;兵法。 汉 刘向 《列仙传·吕尚》:“﹝ 吕尚 ﹞钓於 磻溪 ,三年不得鱼……已而果得大鲤,有兵鈐於鱼腹中。”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研几册府,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鈐, 玄女 黄公 之法。” 唐 李德裕 《论田牟请许党项仇复回鹘嗢没斯部落事状》:“臣等虽不习兵鈐,昧於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知。”
(2).指兵权。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朕﹞卜战行师,揔兵鈐於四海。” 宋 苏舜钦 《京兆求罢表》:“制兵鈐者以多算为胜。”
(3). 宋 代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兵马钤辖”的省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寥 ( 范寥 )时为 福建 兵鈐,终不能自达而死。”
(2).指兵权。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朕﹞卜战行师,揔兵鈐於四海。” 宋 苏舜钦 《京兆求罢表》:“制兵鈐者以多算为胜。”
(3). 宋 代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兵马钤辖”的省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寥 ( 范寥 )时为 福建 兵鈐,终不能自达而死。”
《國語辭典》:中军(中軍) 拼音:zhōng jūn
1.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率领,是军队的指挥中枢。《左传。成公十六年》:「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西游记》第六回:「见那一群猴,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军里,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
2.主帅或主帅的营幕。《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职官名。清代绿营兵制,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叫把手下们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2.主帅或主帅的营幕。《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职官名。清代绿营兵制,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叫把手下们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漢語大詞典》:本兵
(1).最重要的兵器。 汉 蔡邕 《答诏问灾异》:“武库,禁兵所藏国家之本兵也。”
(2).本部军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以 刘表 大将 文聘 为 江夏 太守,使统本兵。”
(3).执掌兵权。《新唐书·姚崇传》:“ 崇 建言:‘臣事 相王 ,而夏官本兵,臣非惜死,恐不益王。’乃召改春官。” 宋 曾巩 《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遗,以辅朕躬,当国本兵,庶言惟允。”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四》:“ 唐虞 时兵政兼于刑官,未有专司,至 仲康 始命 胤侯 掌六师,是本兵之官始于 夏 也。”
(4).见“ 本兵府 ”。
(5). 明 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明 李贽 《王骥》:“夫国家用人,唯用其才,今乃使有才者不得用……其为宰相、冢宰、本兵,吾谓其惭汗满面、愧死无地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本兵 熊明 遇 束手无策,故此託弟前来,恳求妙计。”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他很明白自己近几年身任本兵,对内对外军事上一无成就。”
(2).本部军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以 刘表 大将 文聘 为 江夏 太守,使统本兵。”
(3).执掌兵权。《新唐书·姚崇传》:“ 崇 建言:‘臣事 相王 ,而夏官本兵,臣非惜死,恐不益王。’乃召改春官。” 宋 曾巩 《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遗,以辅朕躬,当国本兵,庶言惟允。”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四》:“ 唐虞 时兵政兼于刑官,未有专司,至 仲康 始命 胤侯 掌六师,是本兵之官始于 夏 也。”
(4).见“ 本兵府 ”。
(5). 明 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明 李贽 《王骥》:“夫国家用人,唯用其才,今乃使有才者不得用……其为宰相、冢宰、本兵,吾谓其惭汗满面、愧死无地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本兵 熊明 遇 束手无策,故此託弟前来,恳求妙计。”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他很明白自己近几年身任本兵,对内对外军事上一无成就。”
《漢語大詞典》:授钺(授鉞)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文选·张衡〈东京赋〉》:“授鉞四七, 共工 是除。” 薛综 注引《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以授斧鉞。”《三国志·吴志·陆抗传》:“ 紂 作淫虐,而 周武 授鉞。” 唐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诗:“授鉞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明 刘基 《出塞》诗:“将军授鉞虎士怒, 蚩尤 亘天旗尾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