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钩距(鉤距)
(1).亦作“ 鉤拒 ”。古代的一种兵器。《墨子·备穴》:“为铁鉤距长四尺者,财自足,穴彻,以鉤客穴。” 岑仲勉 简注:“既通敌穴,即以铁钩距钩敌方作穴之工兵。 史树青 等曾説:‘ 四川 出土的铁器中,有 汉 钩镶一件,在《武梁祠石刻》中,我们曾见过这样的武器, 刘熙 《释名》説:“两头曰鉤,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鉤引。”但据《墨子·鲁问篇》説:“ 公输班 作鉤距。”其作用是“退者鉤之,进者拒之”……我们推测就是展览会中陈列的钩镶,钩拒是它的别名而已。’”《墨子·鲁问》:“ 公输子 自 鲁 南游 楚 ,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鉤拒之备,退者鉤之,进者拒之。”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杨锐》:“比寇至,船二百餘艘抵岸,为鉤距所破。”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公输般 ﹞造了钩拒,教 楚王 和 越 人打仗。”
(2).古代连弩车弩机的部件。《墨子·备高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鉤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鉤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
(3).辗转推问,究得情实。《汉书·赵广汉传》:“﹝ 广汉 ﹞尤善为鉤距,以得事情。鉤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準,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鉤,致;距,闭也。使对者无疑,若不问而自知,众莫觉所由以闭,其术为距也。”《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惟 重荣 自能鉤距,凡有争讼,多廷辩之。”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行之以鉤距之法,用之以罗织之罪。”
(4).犹机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屏山 以为 李 有鉤距, 刘 谈论锋出,皆惮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 竦 娶 杨氏 ,颇工笔札,有鉤距。”
(5).指钓钩。 唐 元稹 《估客乐》诗:“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傅敷 《钓诗》:“隈谭既失用,钩距竟成虚。”
(2).古代连弩车弩机的部件。《墨子·备高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鉤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鉤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
(3).辗转推问,究得情实。《汉书·赵广汉传》:“﹝ 广汉 ﹞尤善为鉤距,以得事情。鉤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準,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鉤,致;距,闭也。使对者无疑,若不问而自知,众莫觉所由以闭,其术为距也。”《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惟 重荣 自能鉤距,凡有争讼,多廷辩之。”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行之以鉤距之法,用之以罗织之罪。”
(4).犹机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屏山 以为 李 有鉤距, 刘 谈论锋出,皆惮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 竦 娶 杨氏 ,颇工笔札,有鉤距。”
(5).指钓钩。 唐 元稹 《估客乐》诗:“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傅敷 《钓诗》:“隈谭既失用,钩距竟成虚。”
《國語辭典》:厉兵(厲兵) 拼音:lì bīng
1.磨利兵器。《战国策。秦策一》:「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2.锋利的兵器。《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2.锋利的兵器。《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國語辭典》:长枪(長槍) 拼音:cháng qiāng
1.枪筒长的火器。包括步枪、马枪、卡宾枪等。也作「长鎗」。
2.长杆上嵌有铁枪头的旧式兵器。《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怎当得汤总镇的兵马,长枪大戟,直杀到野羊塘,苗兵死伤过半。」
2.长杆上嵌有铁枪头的旧式兵器。《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怎当得汤总镇的兵马,长枪大戟,直杀到野羊塘,苗兵死伤过半。」
《國語辭典》:长鎗(長鎗) 拼音:cháng qiāng
1.枪筒长的火器。包括步枪、马枪、卡宾枪等。也作「长枪」。
2.俗称米为「长鎗」。唐。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长鎗江米熟,小树枣花香。」
2.俗称米为「长鎗」。唐。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长鎗江米熟,小树枣花香。」
《漢語大詞典》:长腰米(長腰米)
亦称“ 长腰鎗 ”。 稻米的品名。 宋 苏轼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之十二:“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 赵次公 注:“长腰米, 汉 上米之絶好者。” 李贺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长鎗江米熟” 清 姚文燮 集注:“ 汉上 呼米为长腰鎗。”亦省称“ 长腰 ”。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 吴 田黑壤腴, 吴 米玉粒鲜。长腰匏犀瘦,齐头珠颗圆。”自注:“长腰米狭长,亦名箭子;齐头白圆净如珠……皆 吴中 米品也。” 元 鲜于枢 《八声甘州》套曲:“粳米炊长腰,鯿鱼煮缩项。”
《漢語大詞典》:甲仗
亦作“ 甲杖 ”。
(1).披甲执兵的卫士。《晋书·桓冲传》:“又詔 冲 及 谢安 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书·武帝纪上》:“十月, 高祖 领 青州 刺史。甲仗百人入殿。”《南史·陆子隆传》:“ 文帝 嗣位, 子隆 领甲仗宿卫。”
(2).泛指武器。《周书·武帝纪下》:“ 齐 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辽史·礼志六》:“腊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并戎服,戊夜坐朝,作乐饮酒,等第赐甲仗、羊马。”《明史·孙承宗传》:“ 沈棨 、 杜应芳 缮甲仗,司务 孙元化 筑礮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先后降者数十万,委弃甲仗如山。”
(3).指兵器库。《新唐书·五行志一》:“ 显庆 元年九月戊辰, 恩州 、 吉州 火,焚仓廪、甲仗、民居二百餘家。”
(1).披甲执兵的卫士。《晋书·桓冲传》:“又詔 冲 及 谢安 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书·武帝纪上》:“十月, 高祖 领 青州 刺史。甲仗百人入殿。”《南史·陆子隆传》:“ 文帝 嗣位, 子隆 领甲仗宿卫。”
(2).泛指武器。《周书·武帝纪下》:“ 齐 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辽史·礼志六》:“腊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并戎服,戊夜坐朝,作乐饮酒,等第赐甲仗、羊马。”《明史·孙承宗传》:“ 沈棨 、 杜应芳 缮甲仗,司务 孙元化 筑礮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先后降者数十万,委弃甲仗如山。”
(3).指兵器库。《新唐书·五行志一》:“ 显庆 元年九月戊辰, 恩州 、 吉州 火,焚仓廪、甲仗、民居二百餘家。”
《漢語大詞典》:顿兵(頓兵)
(1).驻屯军队。《后汉书·耿弇传》:“若先攻 西安 ,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顿兵 岐 梁 下,却跨沙漠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惟 老官屯 有贼垒,为前岁 额尔登额 顿兵处。” 毛泽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五个月的战争,使 德 军既没有打进 高加索 油田,也没有打下 斯大林格勒 ,迫使 希特勒 顿兵于高山与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损失甚大,陷于僵局。”
(2).停战,按兵不动。 三国 蜀 诸葛亮 《绝盟好议》:“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周书·贺拔胜传》:“大王帝室藩维,与国休戚,受任征讨,理宜唯敌是求,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明 刘基 《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女辈虽非与盗通,然顿兵玩寇,以致蔓延,不为无罪。”
(3).损坏兵器。谓打仗而有损失。顿,通“ 钝 ”。《左传·昭公十五年》:“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 杨伯峻 注:“ 襄 四年《传》:‘甲兵不顿。’ 孔 疏:‘顿谓挫伤折坏。’此同。兵指兵器。” 汉 王充 《论衡·福虚》:“使 宋 楚 之君合战顿兵,流血僵尸,战夫禽获。”《孙子·谋攻》“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宋 张预 注:“以完全立胜於天下,故无顿兵血刃之害,而有国富兵强之利。”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制胜》:“太守 张文锦 ,与守备 杨鋭 等合谋,令军士鼓譟,登城大駡,激怒逆 濠 ,使顿兵挫鋭于坚城之下。”
(2).停战,按兵不动。 三国 蜀 诸葛亮 《绝盟好议》:“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周书·贺拔胜传》:“大王帝室藩维,与国休戚,受任征讨,理宜唯敌是求,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明 刘基 《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女辈虽非与盗通,然顿兵玩寇,以致蔓延,不为无罪。”
(3).损坏兵器。谓打仗而有损失。顿,通“ 钝 ”。《左传·昭公十五年》:“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 杨伯峻 注:“ 襄 四年《传》:‘甲兵不顿。’ 孔 疏:‘顿谓挫伤折坏。’此同。兵指兵器。” 汉 王充 《论衡·福虚》:“使 宋 楚 之君合战顿兵,流血僵尸,战夫禽获。”《孙子·谋攻》“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宋 张预 注:“以完全立胜於天下,故无顿兵血刃之害,而有国富兵强之利。”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制胜》:“太守 张文锦 ,与守备 杨鋭 等合谋,令军士鼓譟,登城大駡,激怒逆 濠 ,使顿兵挫鋭于坚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