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兵不血刃  拼音:bīng bù xuè rèn
尚未实际交战,即已征服敌人。语出《荀子。议兵》:「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者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后也用来比喻轻易得胜。《晋书。卷六六。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陛下离京才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北举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作「兵无血刃」、「军不血刃」。
《漢語大詞典》: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 华山 。谓天下太平。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当今 鹿臺 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 华山 。立明堂之制,奏《大武》之乐,盛矣哉!” 倪璠 集注:“三辅黄图曰:‘武库在 未央宫 , 萧何 造以藏兵器。’史记·周本纪曰:‘散马 华山 之阳。’”后世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语,本此。
《漢語大詞典》:车輢(車輢)
车旁插兵器的地方。文选·张衡〈西京赋〉“戴翠帽,倚金较” 唐 李善 注:“毛诗曰:‘猗重较兮。’音角。説文曰:‘较,车輢上曲鉤也。’”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把箱
戏曲演出放置銮仪兵器道具的箱子。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把箱则鑾仪兵器备焉。”
《國語辭典》:暗器  拼音:àn qì
暗中发出的兵器,如镖、弹弓、袖箭等。元。杨讷《西游记》第四出:「快去点门外弓兵,不用枪刀显露,则将暗器潜行。」《水浒传》第五六回:「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般行头,在路迤𨓦来到东京,投个客店安下了。」
《國語辭典》:案兵束甲  拼音:àn bīng shù jiǎ
停止军事行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漢語大詞典》:笔管枪(筆管鎗)
旧式兵器名。柄如笔管,一端装有锐利金属头。《水浒传》第十九回:“船头上立着一箇人,头戴着青箬笠,身披緑簑衣,手里捻着条笔管鎗。”
《漢語大詞典》:刀门(刀門)
指卫士举起刀斧等兵器交错架成门状。用以立誓或显示威力震慑对方。 清 李玉 《牛头山》第二出:“小生:‘元帅言及于此……即当钻刀立誓,永受元帅鞭策便了。’生:‘既如此,分付众官摆下刀门。’”汉剧《宇宙锋》:“殿前武士,刀门架起。”
《國語辭典》:倒载干戈(倒載干戈)  拼音:dào zài gān gē
将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也作「倒置干戈」。
《國語辭典》:倒持干戈  拼音:dào chí gān gē
干、戈,武器名。倒持干戈指手持武器尖刃,将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权柄,则己身先受害。《三国演义》第二回:「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倒持戈矛
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新唐书·陆贽传:“捨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鐏授寇者也。”
分類:兵器
《國語辭典》:大动干戈(大動干戈)  拼音: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用以作战的两种兵器。大动干戈原指双方交战激烈,后多用来比喻行事大肆声张、劳师动众或大费手脚。如:「这部机器无多大毛病,你却要拆掉重组,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
《漢語大詞典》:带仗左右(帶仗左右)
携带兵器的侍从人员。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 子响 少好武,在 西豫 时,自选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干。”
《漢語大詞典》:底兵
谓磨砺兵器。底,通“ 砥 ”。
分類:磨砺兵器
《漢語大詞典》:砥兵
磨利兵器。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晋 人已胜 智氏 归,而缮甲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