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筤筅
即狼筅。兵器名。明史·戚继光传:“寇至,火器先发,稍近则步军持拒马器排列而前,间以长鎗、筤筅。”参见“ 狼筅 ”。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狼筅
古兵器名。相传为 明 时 戚继光 所创制。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上·狼筅解》:“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鎗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迺南方杀 倭 利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鸳鸯阵》:“ 戚继光 每以鸳鸯阵取胜。其法二牌平列,狼筅各跟随牌,每牌用长鎗二枝夹之,短兵居后。”
《漢語大詞典》:雉尾炬
古时火攻用的一种兵器。梁书·羊侃传:“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 侃 作雉尾炬,施铁鏃,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七年:“掷雉尾炬焚其舰。” 胡三省 注:“雉尾炬,束草之一头,施铁鏃,草尾则散开如雉尾然,爇火以投敌。”
分類:火攻兵器
《漢語大詞典》:元钺(元鉞)
即玄钺。古代兵器。铁斧。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铁斧,元鉞也。诸公王得建之。 太公 以元鉞斩 妲己 ,故妇人以为戒。”按,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金斧,黄鉞也;铁斧,玄鉞也。”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雍狐戟
古兵器名。管子·地数:“ 雍狐之山 发而出水,金从之, 蚩尤 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 三国 魏 曹丕 《剑铭》:“昔者 周 鲁 宝赤刀、孟劳、雍狐之戟、屈卢之矛、狐父之戈、 楚 越 太阿、纯鉤、 徐氏 匕首,凡斯皆上世名器。”
《漢語大詞典》:竹矛
竹制长柄直刺兵器。 陈再道 《千回百折更无畏》:“因为缺铁,我们就把竹子削尖,在桐油里浸泡后,再裹上红穗穗,做成竹矛。” 严阵 《竹矛》诗:“啊,啊,竹矛,最简单的武器,你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神力?”
分類:长柄兵器
《漢語大詞典》:铸甲销戈(鑄甲銷戈)
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明 刘基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漢語大詞典》:枝刃
某些兵器顶端呈杈枝形的锋刃。急就篇卷三“鈒戟鈹鎔剑鐔鍭” 唐 颜师古 注:“戟,枝刃之矛也。”
《漢語大詞典》:整甲缮兵(整甲繕兵)
整顿甲冑,修理兵器。谓作好战备。宋书·何承天传:“斥候之郊,非畜牧之所;转战之地,非耕桑之邑。故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虽时有古今,势有强弱,保民全境,不出此涂。”
《國語辭典》:枕戈尝胆(枕戈嘗膽)  拼音:zhèn gē cháng dǎn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时时自我警惕,奋发图强,以备杀敌报仇雪耻。《陈书。卷一。高祖纪上》:「自寇虏陵江,宫闱幽辱。公枕戈尝胆,提剑拊心,气涌青霄,神飞紫闼。」《明史。卷一六四。聊让传》:「陛下枕戈尝胆之秋,可不拔贤举能,一新政治乎?」也作「枕戈饮胆」。
《國語辭典》:枕戈待旦  拼音:zhèn gē dài dàn
枕著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时时警惕,准备作战,不敢安睡。《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國語辭典》:枕戈寝甲(枕戈寢甲)  拼音:zhèn gē qǐn jiǎ
头枕著兵器,身穿著铠甲而睡。形容时时刻刻处于备战中,不敢稍有懈怠。《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拨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不知何以谢责当年,垂之来叶!」也作「枕戈坐甲」。
《國語辭典》:枕戈泣血  拼音:zhèn gē qì xuè
头枕兵器,眼睛哭出血来。形容满怀悲愤,时刻准备杀敌以复仇雪恨。《晋书。卷九八。桓温传》:「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雠。」唐。王维 与工部李侍郎书:「畏贼顾望,贡献不至,莫有斗心。侍郎慨然,枕戈泣血,奋不顾命,捍卫圣主。」
《漢語大詞典》:枕戈击楫(枕戈擊楫)
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清 浴日生 《海国英雄记·坐朝》:“但凭着这肝胆轮囷,枕戈击楫,逐韃虏早復神京也呵!”参见“ 枕戈待旦 ”、“ 中流击楫 ”。
《國語辭典》:枕戈待敌(枕戈待敵)  拼音:zhèn gē dài dí
头枕兵器,以待敌人来袭。形容丝毫不敢松懈,随时准备作战。《南齐书。卷二十三。褚渊传》:「常时惧惑,当虑先定,结垒新亭,枕戈待敌,断决之策,寔有由然。」
《漢語大詞典》:振兵释旅(振兵釋旅)
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史记·周本纪:“纵马於 华山 之阳,放牛於 桃林 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復用也。” 唐 陈子昂 《谏曹仁师出军书》:“臣闻古之天子,方建大礼,必先振兵释旅,以告成功。”亦作“ 振兵泽旅 ”。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禪。”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古‘释’字作‘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