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31,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关塞
掩关
关西
重关
重关
关外
禅关
出关
江关
秦关
入关
柴关
门关
天关
九关
《國語辭典》:关塞(關塞)  拼音:guān sài
关口要塞,往来必经的要道。《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汝宽守关塞。」
《漢語大詞典》:掩关(掩關)
(1).关闭;关门。 唐 吴少徵 《怨歌行》:“ 长信 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閒。” 明 刘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诗之一:“青灯无光掩关坐,饥鼠相衔啼过我。”
(2).坐关。指佛教徒闭门静坐,以求觉悟。为期至少七天,长则不限。 唐 白居易 《秋山》诗:“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清 唐孙华 《同友人游善果寺》诗:“客倦思寻榻,僧闲各掩关。”
《國語辭典》:关西(關西)  拼音:guān xī
函谷关以西的地方。今陕西、甘肃二省。唐。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國語辭典》:重关(重關)  拼音:chóng guān
1.一重又一重的关塞。形容路途遥远艰险。唐。虞世南〈从军行〉二首之一:「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2.重门。《文选。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3.佛教用语。为禅宗悟道三关之一。
《國語辭典》:重门(重門)  拼音:chóng mén
一层一层,许多层的门户。《文选。张衡。西京赋》:「重门袭固,奸宄是防。」《文选。左思。蜀都赋》:「华阙双邈,重门洞开。」
《漢語大詞典》:重关(重關)
险要的关塞。 康有为 《过虎门》诗:“ 粤 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鬭事何存?”
分類:险要关塞
《國語辭典》:关外(關外)  拼音:guān wài
关口以外的地区:(1)指山海关以东、以北的东北地区。(2)指嘉峪关以西的地方。即今甘肃西部及新疆地区。
《國語辭典》:禅关(禪關)  拼音:chán guān
佛教用语:(1)禅师启发弟子开悟所提的问题,弟子通过这项考验就是开悟,所以修禅者将之视为迷悟的门关。《西游记》第八回:「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2)禅宗道场。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方入于禅关,睹天宫峥嵘,闻钟声琐屑。」《红楼梦》第八七回:「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
《國語辭典》:出关(出關)  拼音:chū guān
1.出边塞关口。《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后除授东台御史奉诏出关,行次稠桑驿。」
2.佛教徒结束闭关的修行,称为「出关」。
《漢語大詞典》:江关(江關)
(1).古关名。相传 战国 时 巴 楚 相争,于今 四川省 奉节县 东 长江 北岸 赤甲山 上置关,故名。又名 扞关 。后移于 长江 南岸,为 瞿塘峡 南面屏障,又名 瞿塘关 。
(2). 湖北省 枝城市 的 荆门 与 宜昌县 的 虎牙 二山夹 江 对峙,称 江关 。后汉书·岑彭传:“ 刘歆 长驱入 江关 ,令军中无得虏掠。” 陈衍 《张广雅督部电召来鄂》诗:“昔岁 沅 湘 单舸还,苍茫风雪下 江关 。”
(3).犹言海内。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一:“ 庾信 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4).指 江 南。 清 龚自珍 《寒月吟》:“ 江 关断消息,生死知无因。”
《國語辭典》:秦关(秦關)  拼音:qín guān
函谷关的别名。参见「函谷关」条。
《国语辞典》:入关(入关)  拼音:rù guān
进入关中之地。《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文选。潘岳。西征赋》:「牧疲于西夏,携老幼而入关。」
《漢語大詞典》:柴关(柴關)
(1).柴门。 唐 刘长卿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诗:“ 潯阳 数亩宅,归卧掩柴关。”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湖上小隐》曲:“歌《白石烂》,赋《行路难》,紧闭柴关。” 清 姚鼐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邈彼二三子,送我出柴关。”
(2).犹寒舍。 唐 李涉 《山居送僧》诗:“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 明 李东阳 《雪不止迭前韵》:“漫将春雪比冰山,日薄风稀渐改颜。怯势已销红兽炭,欣贫犹拥旧柴关。”
分類:柴门寒舍
《漢語大詞典》:门关(門關)
(1).出入必经的国门、关门。周礼·地官·遗人:“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 郑玄 注:“门关以养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餼廩也。” 贾公彦 疏:“门谓十二国门,关谓十二关门,出入皆有税。”新唐书·百官志一:“司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门关出入之籍及阑遗之物。” 宋 曾巩 《司门制》:“门关管键之事,启闭出入之节。总其籍赋,而审其禁令。郎官之任,尔允询求。”
(2).指边防设施。 清 莫友芝 《有感》诗:“海腥吹入 汉 宫墻,无復门关亦可伤!”。
(3).指主管门、关的人。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 郑玄 注:“门关,司门、司关也。”
(4).门闩。墨子·非儒下:“ 季孙 与邑人争门关。” 孙诒让 间诂:“説文·门部云:‘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宋书·徐羡之传:“帝突走出 昌门 ,追者以门关击之倒地,然后加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铁镜相船法》:“造屋主人不恤匠者,则匠者以法厌主人……以皂角木作门关,如是者凶。”
(5).门户;门扇。 唐 岑参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诗:“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漢語大詞典》:天关(天關)
(1).犹天门。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雍乐》:“迴日轡,动天关。” 唐 孟郊 《杏殇》诗之七:“灵凤不衔诉,谁为叩天关。” 宋 叶适 《赠祈雨妙闍黎》诗:“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
(2).指地势险要的关隘。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蛮夷长老畏苦寒, 崑崙 天关冻应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胡书巢 ……《朝天峡》云:‘侧目望天关,阁道更渺茫。’”
(3).指宫廷。 唐 皎然 《览史》诗:“嘉谋匡帝道,高步游天关。”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九:“天关啟钥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 清 唐孙华 《舟雨遣闷》诗之二:“却笑儒生思献赋,欲持片纸撼天关。”
(4).星名。称角星。晋书·天文志上:“二十八舍东方角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
(5).星名。北辰。《文选·扬雄〈长杨赋〉》:“ 高祖 奉命,顺斗极,运天关。” 李善 注:“《天官星占》曰:‘北辰一名天关。’又《星经》曰:‘牵牛神一名天关。’”
(6).星名。称春三月的斗星。《太公金匮》:“春三月斗星为天关。”
(7).星名。称冬月的奎星。《太公金匮》:“冬月奎星为天关。”
《漢語大詞典》:九关(九關)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王夫之 通释:“九关,九天之关。”《隋书·音乐志中》:“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闻天有九关,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设险,以安万国也。”
(2).指宫阙,朝廷。 宋 陆游 《言怀》诗:“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叩九关以竭诚兮,及离思之未远。”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清 李鸿章 《复英西林》:“敝部仅发九关,现仍万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