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31,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八关
关洛
关羽
闽关
南关
关尹
扣关
河关
过关
剑关
壶关
关云
交关
不关心
关子
《漢語大詞典》:八关(八關)
指八个关口。(1)指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元年﹞,置八关都尉官。”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 、 广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辕 、 旋门 、 小平津 、 孟津 也。”(2)指 明 末 腾越州 西南边境内的八关。 明 万历 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 云南 巡抚 陈用宾 筑,名为 神护 、 万仞 、 巨石 、 铜壁 、 铁壁 、 虎踞 、 天马 、 汉龙 。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 清 季 中 英 勘定 滇 缅 边界, 虎踞 、 天马 、 汉龙 三关划属 缅甸 。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八关自其西北斜抵东南。西四关属 蛮哈 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 神护 ,二曰 万仞 ,三曰 巨石 ,四曰 铜壁 。东四关属 陇把 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 铁壁 ,二曰 虎踞 ,三曰 天马 ,四曰 汉陇 。”
《漢語大詞典》:关洛(關洛)
(1). 关中 和 洛阳 一带。泛指北方地区。晋书·地理志上:“ 魏武 定霸,三方鼎立,生灵版荡, 关 洛 荒芜。”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所以 关 洛 动南望之怀,獯夷遽北归之念。” 吕延济 注:“ 关 , 秦 也。 洛 , 洛阳 。南望,谓乱已平, 齐 都 江 南。”南史·谢晦传:“帝深加爱赏,从征 关 洛 ,内外要任悉委之。”
(2).指 宋 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中 张载 和 洛阳 二 程 ( 程颢 、 程颐 )。 明 高启 《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一:“ 关 洛 遗风在, 河 汾 旧业传。”
《國語辭典》:关羽(關羽)  拼音:guān yǔ
人名。(?~西元219)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蜀河东(今山西解县)人。为蜀汉大将,辅佐刘备成大业,曾大破曹军,威震一时。官历前将军、汉寿亭侯,后吴将吕蒙袭破荆州,被杀。谥壮缪侯。因其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关夫子」。历朝皆有加封,宋时封为武安王,明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清乾隆间诏改其谥为「忠义」。也称为「关帝」、「关圣」、「关圣帝君」、「武圣」。
《漢語大詞典》:闽关(閩關)
指 福建 与内地相通的关隘。 清 傅鼎铨 《忆谢迭山》诗:“血战 安仁 败不还,洁身卖卜入 闽 关。”
《漢語大詞典》:南关(南關)
(1).南方的关塞。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自 南郡 由 武关 归” 裴骃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武关 , 秦 南关,通 南阳 。”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南关绕 桐柏 , 西岳 出 鲁阳 。” 唐 司空曙 《送郑况往淮南》诗:“ 西楚 见南关,苍苍落日间。”
(2). 明 谓 海西女真 哈达部。该部分布在今 辽宁 开原 南 哈达河 畔,因靠近 明 当时所设马市 广顺关 (俗称 南关 ),故有此称。
《国语辞典》:关尹(关尹)  拼音:guān yǐn
古代把守关隘的官吏。《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漢語大詞典》:扣关(扣關)
(1).敲击关门或城关而有所求。后汉书·西域传序:“ 西域 内附日久,区区东望,扣关者数矣。” 宋 叶适 《厉领卫墓志铭》:“君在 安丰 ,尝奏 淮北 飢民扣关求救接。”
(2).敲门求见。 唐 韦应物 《移疾会诗客元生与释子法朗因贻诸祠曹》诗:“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
《漢語大詞典》:河关(河關)
河流和关隘。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离居殊年载,一别阻河关。” 唐 王维 《赠祖三咏》诗:“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
《國語辭典》:过关(過關)  拼音:guò guān
1.通过关隘。如:「我们的船马上就要过关了。」《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关公曰:『汝不容我过关乎?』秀曰:『汝要过去,留下老小为质。』」
2.比喻通过考验。如:「困难重重,恐怕很难过关。」《负曝闲谈》第三○回:「江家兄弟十分无奈,每人乾了一小杯,作为过关。」
3.比喻及格、合格。如:「你的口试过关了。」
《骈字类编》:剑关(剑关)
唐 储光羲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
唐 温庭筠 赠蜀府将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唐 罗隐 广陵秋夜读进士常修三篇因题 剑关夜读相如听,瓜步秋吟炀帝悲。
《骈字类编》:壶关(壶关)
史记吕后传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彊为淮阴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定汉书地理志上党郡县壶关 魏志曹仁传河北既 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晋书刘琨传昔壶关三老讼卫太子之罪谷永刘向辨陈汤之功代周书文帝纪欢知逆状已露稍怀旅距遂遣蔡携拒 令窦泰佐之又遣候景等云向白马辅世珍等径趣石济高隆之疋娄昭等屯据壶关韩轨之徒拥众蒲坂 水经注淇水出沮如山又东北活水注之水出壶关县东玷台下地明一统志壶关县在潞安府城东二十五里本黎国 春秋时属晋秦为上党郡地汉始置壶关县汉末尝移上党郡治此后魏移县治颍阳冈隋分置上党郡大业初省入上党唐初复置壶关于高望堡贞观中又移治清流川即今治宋金元仍旧
《骈字类编》:关云(关云)
唐 岑参 送刘郎将归河东 山雨醒别酒,关云迎渡船。
唐 杜甫 寓目 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
《國語辭典》:交关(交關)  拼音:jiāo guān
1.往来、结交。《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传》:「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他是个秀才娘子,等閒也不出来,你又非亲非族,面不相干,打从那里交关起?」
2.勾结、串通。《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明史。卷二五八。吴执御传》:「又劾首辅周延儒揽权,其姻亲陈于泰及幕客李元功等交关为奸利。」
3.买卖、交易。《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自今已后,有因交关用久陌钱者,宜但令本行头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检察送官。」《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㠠山远公话》:「锄禾刈麦,薄会些些。买卖交关,尽知去处。」
4.混杂、交错。唐。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诗:「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5.相牵涉、关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两个皮包,是我性命交关的东西。」
6.吴语。(1)许多。《海上花》第三一回:「耐倒是请教高大少爷做两首出来,替耐扬扬名,比俚哚好交关哚!」(2)很、非常。
《国语辞典》:不关心(不关心)  拼音:bù guān xīn
不留心、不在意。如:「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能对社会的事不关心吗?」
《國語辭典》:关子(關子)  拼音:guān zi
1.南宋的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都市钱会》:「贾秋壑为相日,变法增造金银关子,以十八界三贯准一贯关子。」《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2.宋朝宣和年间时,出入宫禁的执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
3.役卒。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驿乾净。」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儿我可以卖个关子了!这个枪是广西省特产的,琼州也有,是一种藤,他的颜色很像伽南,不过纹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