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戏眼(戲眼)
指戏曲中的关键精彩处。 杨朔 《泰山极顶》:“有人说:登 泰山 而看不到日出,就像一出大戏没有戏眼,味儿终究有点寡淡。”亦以喻事情的关键。 峻青 《海啸》第三章:“ 山本 觉得,这个戏眼,这个高潮,这个精彩的一幕,今天终于来到了。”
《國語辭典》:主要  拼音:zhǔ yào
最重要的。如:「主要原因」、「主要任务」、「主要目的」。
《國語辭典》:板眼  拼音:bǎn yǎn
1.传统剧曲中的节拍。在每一小节中以鼓板敲击的强拍为「板」;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眼」。《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说完了这段科白,又按著板眼拍那个鼓。」
2.比喻条理、层次。如:「他做事很有板眼。」
3.比喻办法、主意。如:「他这人就是板眼多。」
4.比喻关键的地方。如:「你说的都在板眼上,批评得也很对。」
《漢語大詞典》:窾要
亦作“窽要”。 关键;要害。《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精于经术,朝廷有大政事,公卿不能决,往往来请教他。他引古证今,议论悉中窾要。” 清 刘大櫆 《乡饮宾金君传》:“而诸孙所习文艺,輙能披览其大略,有所指斥,必中其窾要。”
分類:关键要害
《漢語大詞典》:辅枢(輔樞)
帮助成功的关键。《参同契》卷上:“鼓铸五石铜,以之为辅枢。”
《漢語大詞典》:錧辖
车上控制毂的零件。引申为关键。 汉 赵岐 《〈孟子〉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艺之喉衿也。” 明 宋濂 《太乙玄徵记》:“文者,乾坤之粹精也……百物之錧鎋也。”
《漢語大詞典》:机节(機節)
(1).关节,关键。战国策·赵策二:“是故明主外料其敌国之强弱,内度其士卒之众寡、贤与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节,固已见於胸中矣。”
(2).犹节奏。 唐 司空曙 《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游慈恩各赋一物》:“绵蛮巧状语,机节终如曲。”
《漢語大詞典》:车軏(車軏)
车辕前端与横木相接连的关键。亦指车辕。《楚辞·王逸〈九思·逢尤〉》:“车軏折兮马虺頽,憃悵立兮涕滂沲。” 洪兴祖 补注:“《语》云:小车无軏。軏,车辕,耑持衡者。”
《漢語大詞典》:奥枢(奥樞)
犹枢机,关键。 宋 叶适 《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退固人道之甚重,而止者义理之奥枢也。”
分類:枢机关键
《漢語大詞典》:日軏
指帝王的车驾。軏,古代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关键。 南朝 宋 鲍照 《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升嶠眺日軏,临迥望沧洲。”参见“ 日轮 ”。
《國語辭典》:日轮(日輪)  拼音:rì lún
太阳形圆,运行不止,有如车轮,故称太阳为「日轮」。北周。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日轮谁复更挥戈,怕听军前尽楚歌。」
《漢語大詞典》:窾会(窾會)
(1).要害,关键。明史·王伟传:“军书填委,处分多中窾会,遂荐擢兵部右侍郎。”
(2).空隙。指机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更选精鋭为游徼,乘间掠零骑扰耕牧,更番迭出,以俟窾会。”
《漢語大詞典》:借枢(借樞)
把全局的关键交给别人去掌握。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 操 ,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
《漢語大詞典》:要窍(要竅)
要诀;关键的办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问问各人,都是説好的,甚么‘裕国便民’啊,‘收回利权’啊,説得天花乱坠;待问到他们要窍的话,却都棱住了。”
《漢語大詞典》:輨键(輨鍵)
车毂端上的铁箍和车辖。喻事物的枢要、关键。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书目答问》:“ 桂未谷 氏之《説文义证》,为古义薈泽;皆学问之渊海,攷据之輨键,稍知学者,宜首从事。”
《國語辭典》:词眼(詞眼)  拼音:cí yǎn
词的关键处。为运用巧妙或是可以呼应全文主旨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