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六七
唐 皮日休 正乐府十篇 其五 路臣恨 日行六七邮,瞥若鹰无踪。
唐 李商隐 骄儿诗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分类:六七
《漢語大詞典》:五六六七
语出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后因以称学生。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五六六七,训导若神。”
分類:学生
《漢語大詞典》:一二三四五六七
歇后语。隐射忘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某中堂﹞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云:‘首句隐亡八,次句隐无耻也。’”
分類: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