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窦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扶风平陵人。窦荣定子。性和厚,工草隶书。初封永富郡公,后兄窦抗以参与汉王杨谅构逆之嫌,除名,乃袭封陈国公爵。官河东太守,卫尉卿。炀帝大业末出为南郡太守。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 【介绍】: 明四川巴县人。景泰二年进士。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时尽心荒政,活饥民无数。巡抚苏、松时,摧抑巨室,禁索私租,致生怨谤。成化十四年,为宦官汪直所诬,谪戍湖广,逾年卒于戍所。
维基
牟俸(1420年—?年),字公爵,四川重庆府巴县人。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云南。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出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宪宗成化初年,晋升为按察使副使,再升江西按察使,有政绩,入朝担任太仆寺少卿。成化八年(1472年),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赈灾民饥,并请开盐田,在五年任期内,救活饥民无数。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改抚苏松,因得罪汪直,下诏狱,谪戍湖广。次年,卒于戍所。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万钟(1443年3月28日—16世纪),字公爵,四川成都府资县人,军籍。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县学生,成化十年(1474年)四川乡试第三十三名。十四年(1478年)参加戊戌科会试得贡士第二百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二百零五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3—1549 【介绍】: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维基
杨爵(1493年—1549年),字伯修,号斛山,陕西富平人。二十岁开始读书。家贫,燃薪柴代替烛火。嘉靖七年(1528年)陕西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联捷己丑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二名,三甲第六名进士,授行人。十一年(1532年)五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二月起用,十九年十月实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明世宗经年不理朝政,旱灾频传,有湖广饥民挈筐操刃,割取路边的尸体而食。二十年二月因直谏下狱。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铉上疏营救,皆被重杖而死。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被释,不久又入狱。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火灾,火光中好像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皇帝有感,下诏释放其出狱。居家二年卒。万历二十年(1592年)追谥“忠介”。著《周易辨说》、《中庸解》,这两本著作均由他于狱中所著。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文锡,字公爵,福建福州府连江县人,民籍。福建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三甲第七十一名进士。担任大理寺寺丞。
《國語辭典》:公爵  拼音:gōng jué
1.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位在侯爵之上。
2.英国贵族等级最高的爵位。自西元一三三七年,黑太子爱德华封康瓦尔公,英国始有公爵之称。
《國語辭典》:上公  拼音:shàng gōng
1.周制,三公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2.汉时太保太傅的尊称。《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论曰》:「吴汉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
3.公爵。亦泛指高官显爵。唐。李华〈寄赵七侍御〉诗:「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國語辭典》:王公  拼音:wáng gōng
1.天子与诸侯。《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晋。左思〈蜀都赋〉:「蕡实时味,王公羞焉。」
2.王爵与公爵。指显贵的爵位。《易经。蛊卦。上九》:「不事王公,高尚其事。」汉。马融〈长笛赋〉:「王公保其位,隐处安林薄。」
3.清代满蒙各旗首领封爵的统称。
《漢語大詞典》:公侯
(1).公爵与侯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 班固 《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
(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 秦 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宋 无名氏 《文育得银》:“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
《漢語大詞典》:五公
(1).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西汉 张汤 、 杜周 、 萧望之 、 冯奉世 、 史丹 。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李善 注:“公,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也。《汉书》曰:‘ 张汤 为御史大夫,徙 杜陵 ; 杜周 为御史大夫,徙 茂陵 ; 萧望之 为前将军,徙 杜陵 ; 冯奉世 为右将军,徙 杜陵 ; 史丹 为大将军,徙 杜陵 。’”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一说指 田蚡 、 张安世 、 朱博 、 平晏 、 韦赏 。见《后汉书·班固传》“七相五公” 李贤 注。
(2).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东汉 袁安 、子 敞 、孙 汤 、 汤 子 逢 、 逢 弟 隗 。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3).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晋 葛旟 、 路秀 、 卫毅 、 刘真 、 韩泰 。晋书·齐王冏传:“封 葛旟 为 牟平公 , 路秀 小黄公 , 卫毅 阴平公 , 刘真 安乡公 , 韩泰 封丘公 ,号曰‘五公’,委以心膂。”
(4).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晋 王导 、 谢安 、 温峤 、 陶侃 、 谢玄 。见南史·宋武帝纪、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五公
《國語辭典》:公国(公國)  拼音:gōng guó
欧洲封建时代的诸侯国,以公爵为元首。
《国语辞典》:女童子军(女童子军)  拼音:nǚ tóng zǐ jūn
由女子组织而成的童子军。英国公爵巴登。鲍威尔于西元一九一○年创立,旨在培育女孩的公民道德、端庄品行及从事野外活动的技能,并重视军事救护的训练。也称为「女童军」。
《国语辞典》:王公贵人(王公贵人)  拼音:wáng gōng guì rén
王侯公爵等尊贵的人物。《晋书。卷五○。秦秀传》:「是则帝室无正刑也。王公贵人,复何畏哉!」也作「王公大人」。
《国语辞典》:大公国(大公国)  拼音:dà gōng guó
大公,介于国王与公爵之间,拥有独立主权的王子。其所治理的领地,称为「大公国」。如莫斯科大公国。
《國語辭典》:白金汉宫(白金漢宮)  拼音:bái jīn hàn gōng
西元一七○三年英国白金汉公爵所建的宫殿。位于伦敦,现为英国国王的宫殿。以宫门前禁卫军的装扮及换班情形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