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
词典
1
分类词汇
8
其它
4
分类词汇
合乎
同心同德
一式一样
不约而同
不谋同辞
表里如一
若出一辙
上下一心
《漢語大詞典》:
合乎
与…协调或适应。例如:合乎人民的利益。
表示两者正好一样,如在形状或样子上都完全一样。例如:这两种说法都合乎正统。
符合。例如:合乎事实。
分類:
符合
协调
正好
适应
如在
上都
全一
《國語辭典》:
同心同德
拼音:
tóng xīn tóng dé
同一心意,同一信念。指思想、行动一致。《书经。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金史。卷二。太祖本纪》:「朕得天下,皆我君臣同心同德以成大功。」也作「同德同心」。
分類:
同心同德
思想
行动
全一
一致
太平天国
《漢語大詞典》:
一式一样(一式一樣)
完全一样。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
:“因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经去问 上海 的银楼,终于买了两面来,和我的几乎一式一样,不过缀着的小东西有些增减。”
分類:
全一
《國語辭典》:
不约而同(不約而同)
拼音:
bù yuē ér tóng
彼此并未事先约定,而意见或行为却相同。《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转眼又是一年,三个子弟不约而同,再寻旧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口里虽如此说,心下因是两梦不约而同,终久有些疑惑。」也作「不约而合」。
分類:
商量
约定
彼此
看法
行动
全一
一致
《漢語大詞典》:
不谋同辞(不謀同辭)
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
后汉书·祭祀志上
》
:“羣下百僚,不谋同辞。” 晋
刘琨
《劝进表》
:“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河水五
》
:“﹝ 武王 ﹞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
《
尚书
》
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 孟津 ,亦曰 盟津 。”
分類:
事前
有商
商量
意见
全一
一致
《國語辭典》:
表里如一(表裡如一)
拼音:
biǎo lǐ rú yī
内外一致。指思想和言行一致。如:「他是个表里如一的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也作「内外如一」。
分類:
思想
和言
言行
全一
一致
《國語辭典》:
若出一辙(若出一轍)
拼音:
ruò chū yī chè
行径相同,车辙一致。比喻事物十分相像或在言行举止方面非常相似。宋。岳珂《桯史。卷一。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也作「如出一辙」。
分類:
从一
车辙
言论
行动
遭遇
全一
《國語辭典》:
上下一心
拼音:
shàng xià yī xīn
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韩诗外传》卷六:「故近者竞亲,而远者愿至,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晋书。卷四六。列传。刘颂》:「上下一心,爱国如家,视百姓如子,然后能保荷天禄,兼翼王室。」也作「上下同心」。
分類:
上级
思想
愿望
全一
一致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