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辉 → 煇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观光(觀光)  拼音:guān guāng
1.参观他国的文物制度、政教习俗。典出《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明史。卷三二六。外国列传七。意大里亚》:「臣与先臣利玛窦等十馀人,涉海九万里,观光上国,叨食大官十有七年。」
2.观览风光、参观旅行。如:「他常到各地观光游览。」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吕苕斋骗行箧》:「知周之初次观光也,为述海上繁盛之状况,渐及于冶游。」
3.观览赏光。《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先生这个议论,我怎么敢当?只是礼乐大事,自然也愿观光。」
《漢語大詞典》:幽光
(1).潜隐的光辉。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诛姦諛於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与邕州李域中丞论陆卓启》:“振宣幽光,激励頽俗。”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有笔赞幽光,兹言敢终纳。”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復,发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隐 《燕台》诗之一:“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八:“街头巷口泛着一种形容不出来的恬静的幽光,人到这儿,就好像魂游太虚之府。”
《國語辭典》:容光  拼音:róng guāng
1.仅能透过光线,指小隙缝。《孟子。尽心上》:「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文选。沈约。齐故安陵昭王碑文》:「明无不察,容光之微必照。」
2.脸上所显现的光彩。《文选。张华。情诗二首之一》:「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南朝宋。鲍照〈秋夜〉诗二首之一:「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
《國語辭典》:争光(爭光)  拼音:zhēng guāng
争取荣耀。如:「为国争光」。《红楼梦》第五六回:「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漢語大詞典》:增辉(增輝)
(1).增添光辉。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十九:“是以淮月稟水,不能加凉;晞日引火,不必增辉。” 唐 张说 《咏尘》诗:“裨山期益峻,照日幸增辉。”
(2).谓使增光辉。隋书·礼仪志一:“至於增辉风俗,广树隄防,非礼威严,亦何以尚!”
《國語辭典》:清规(清規)  拼音:qīng guī
1.禅宗寺院或道观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人留在禅林里,是必要坏了清规。」《文明小史》第七回:「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规,不敢乱走一步。」
2.泛指供人遵循的规范。《梁书。卷十五。谢朏传》:「清规雅裁,兼擅其美。」唐。杜甫〈偶题〉诗:「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
《漢語大詞典》:德辉(德輝,德煇)
仁德的光辉。礼记·乐记:“故德煇动於内,而民莫不承听。”汉书·贾谊传:“凤皇翔於千仞兮,览德煇而下之。” 宋 苏轼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诗:“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
分類:仁德光辉
《漢語大詞典》:和光
(1).谓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内寳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魏书·释老志:“和光六道,同尘万类。” 唐 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
(2).共同照耀。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分则列照於三无,聚则和光於六合。”
(3).柔和的光辉。 宋 苏轼 《妒佳月》诗:“浩瀚玻璃琖,和光入胸臆。”
《國語辭典》:交辉(交輝)  拼音:jiāo huī
相互照耀辉映。《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千门万户,金碧交辉。」《老残游记》第一二回:「老残对著雪月交辉的景子,想起谢灵运的诗。」
分類:光辉照耀
《國語辭典》:含光  拼音:hán guāng
1.蕴藏光采。比喻人蕴含美德。东周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汉。崔瑗〈座右铭〉:「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2.一把造于殷商的宝剑。相传舞动时看不到剑,杀人时也一闪即逝,所以称为「含光」。见《列子。汤问》。
《國語辭典》:同光  拼音:tóng guāng
1.同放光辉。《淮南子。俶真》:「镜太清者视大明,立太平者处大堂,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唐。钱珝〈册淑妃为皇后文〉:「处大伦而克正,与元化而同光。」
2.五代后唐庄宗的年号(西元923~926)。
《漢語大詞典》:腾辉(騰輝)
闪耀光辉。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俄而皓月腾辉,山空境寂。”
《漢語大詞典》:扬辉(揚輝,揚煇)
亦作“ 扬暉 ”。发出光辉。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虹蜺扬煇,弃和取同。”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符采照烂,流景扬煇。”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萋萋緑林,奋荣扬暉。”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奸诘》:“黄堂佐政齐黎庶,肯将清似月扬辉,如渊彻底。” 郭沫若 《星空·洪水时代》:“月儿在分外扬辉。”
分類:发出光辉
《漢語大詞典》:素光
洁白明亮的光辉。多指月、水、霜、雪之光。 晋 左思 《杂诗》:“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唐 徐敞 《白露为霜》诗:“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宋 朱熹 《步至东桥玩月赋诗》之二:“月出澄餘景,川明发素光。”
《漢語大詞典》:贞明(貞明)
(1).谓日月能固守其运行规律而常明。易·繫辞下:“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孔颖达 疏:“言日月照临之道,以贞正得一而为明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善言之往,无远不悦,恶辞之来,靡近不忤;犹日月无谢於贞明,枉矢见忘於暂出。” 北周 庾信 《徵调曲》之一:“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
(2).指日月或日月之光辉。 唐 王勃 《乾元殿颂》:“贞明啟运,齐玉镜於鸞门;易简成功,偃铜符於鹤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重轮赫赫遮星月,独擅贞明照万方。”
(3).坚贞清白的节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女子叹曰:‘嗟乎!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从适,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礼亏义,妾不忍也。’”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贾逵 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 韩瑶 之妇,嫁 瑶 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4).指坚贞贤明。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李公 峻直贞明,凛凛可惧,真社稷之臣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
(5).坚致透明。初学记卷十六引 汉 郭宪 洞冥记:“ 汉武帝 悬浮金轻玉之磬。浮金者,自浮於水上;轻玉者,其质贞明而轻也。”
(6).纯正。旧唐书·苗晋卿裴遵庆等传论:“ 遵庆 学术贞明,为 国忠 所出;恭俭谨密,遇 萧华 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