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芒 → 𦬆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九光
(1).五光十色,形容光芒色彩绚烂。海内十洲记·崑崙:“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室,锦云烛日,朱霞九光。”
(2).四射的光芒;绚烂的光芒。《开元占经》卷五引《尚书纬·考灵曜》:“日照四极九光。”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怀重规於絳宫,潜九光於洞冥。”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灵旛七曜动,琼障九光开。”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箓斋词》:“龙綵质心,香花备信。焰九光之莲炬,下照冥津。”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九光倒景腾青简,一气回春达絳坛。”
《漢語大詞典》:炳耀(炳燿)
亦作“ 炳曜 ”。亦作“ 炳燿 ”。
(1).显示光芒;照耀。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梁太尉与王僧辩书》:“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芒,便有干戈之务。” 宋 苏辙 《南京祈祷文》之七:“曾未旋踵,秋暘炳耀。” 萧蜕庵 《徐园追祭宋遁初》诗:“虎观论洋溢,麟阁光炳耀。”
(2).文采焕发;光辉灿烂。后汉书·刘瑜传:“盖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关之盛衰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文王 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惟见两龙张鬣相向,五色炳耀。”
(3).昭彰;昭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卫覬 禪誥,符命炳耀,弗可加已。” 南朝 梁 刘勰 《原道》:“光采玄圣,炳耀仁孝。”
(4).显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老先生世受国恩,门第炳耀,原非草木小民。”
《漢語大詞典》:掞天
光芒照天。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宣猷堂应令》诗:“副君德将圣, 陈王 才掞天。” 唐 杨师道 《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玉阶良史笔, 金马 掞天才。”随园诗话卷十四引 清 张邦弼 诗:“折柬招邀酌旧醅,主人原是掞天才。”
分類:光芒
《漢語大詞典》:威光
(1).威严的光芒。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威光佐扫,辰彗北弯。”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序》:“故能神机独照,伐未兆之谋;威光远震,制不羈之虏。” 鲁迅 《准风月谈·四库全书珍本》:“况且‘钦定’二字,至今也还有一点威光,‘御医’、‘贡缎’,就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2).佛的灵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昔日 如来 初证佛果,起菩提树,方诣 鹿园 。时二长者遇彼威光,随其行路之次,遂献麨蜜。” 明 许承钦 《古寺》诗:“万方凋悴威光灭,徙倚仁祠黯自悲。”
(3).威风,光彩。《再生缘》第五四回:“你见朝廷駡了娘,真正是,洋洋得意长威光。”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大都希望夫婿以科第得官;或者说自己竭力整顿家事,求得丈夫面上的威光。” 郭沫若 《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下女们面面相觑,店主人走来叩头,这儿的大学生竟有这样的威光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國語辭典》:借光  拼音:jiè guāng
1.比喻凭借他人的关系而获沾利益。《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徵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红楼梦》第二二回:「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著人借光儿问我。』」
2.请人让路或请求给与指引时的客气话。《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公子这番不是前番了,下了驴,上前把那人的袖子扯住,道:『借光!东庄儿在那边儿?』」
《漢語大詞典》:埋光
犹韬光。收敛光芒,比喻隐藏才能。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 陇西 隐士 李白 ,天藻清英,玄风遐迈,尘视轩冕,埋光葆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拙哉子言,将使我埋光邱壑乎?”
《漢語大詞典》:垂精
(1).发射光芒。汉书·叙传下:“炫炫上天,县象著明,日月周辉,星辰垂精。”
(2).犹言致力。 宋 林逋 《送范希文寺丞》诗:“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叙》:“生于乱世,乃据乱而立三世之法,而垂精太平,乃因其所生之国而立三世之义。”
《漢語大詞典》:碧光
翠绿色的光芒。 唐 张祜 《题濠州锺离寺》诗:“远岫碧光合, 长淮 清派连。”《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一鬼曰:‘吾赠以碧光之睛。’即以二青珠嵌於其目,湛湛而碧色矣。”
《漢語大詞典》:彗孛
彗星和孛星。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后汉书·卢植传:“比年地震,彗孛互见。”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胡琴婢胜儿:“海内汉民皆入虏,饮恨吞声空咽嗢。时看汉月望汉天,怨气衝星成彗孛。” 唐 无名氏 《秦家行》:“彗孛飞光照天地,九天瓦裂屯怨气。” 清 顾炎武 《酬程工部先贞》诗:“风沙春气乱,彗孛夜芒垂。”
《漢語大詞典》:眩眼
光芒耀眼。 瞿秋白 《向光明》诗:“只有诗人的灵感,觉得到光明里的黑暗,预先就说:太眩眼了,真实反而看不见了。”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大灾星》:“汽车的巨眼划开原野的浓黑,那眩眼的光芒直透入他的心田,燃烧起他无穷的热望。”
分類:光芒耀眼
《漢語大詞典》:微芒
(1).微弱的光芒。 清 龚自珍 《梦芙蓉·本意》词:“露华无力,飞下珊珊影。又微芒不定,月坠金波孤迥。”
(2).见“ 微茫 ”。
分類:微弱光芒
《國語辭典》:微茫  拼音:wéi máng
模糊隐约的样子。唐。李白〈惜馀春赋〉:「试登高兮望远,极云海之微茫。」元。鲜于枢 念奴娇。长溪西注词:「潇洒云林,微茫烟草,极目春洲阔。」
《漢語大詞典》:垂芒
(1).伸出芒刺。《孝经援神契》:“蜂蠆垂芒,为其毒在后。”
(2).焕发光芒。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信乃昴宿垂芒,德精降祉。” 张铣 注:“ 汉 相 萧何 昴星之精;垂芒,谓发秀也。”
《漢語大詞典》:驰光(馳光)
(1).光芒飞射。喻迅疾。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明 刘基 《关山月》诗:“关山月,圆復缺,何忍年年照离别。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2).流逝的时光。 南朝 宋 鲍照 《从拜陵登京岘》诗:“伤哉良永矣,驰光不再中。” 明 何景明 《悼亡》诗之一:“驰光安可追,在者无復陈。”
《漢語大詞典》:贞曜(貞曜)
(1).亦作“ 贞耀 ”。光焰,光华。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悬象虽薄蚀,不可以比萤烛之贞耀。”亦喻生辉的品德。 元 范梈 《梁掾枉教冬菊之歌仍韵答贶》:“桃李如今不似春,勗子含和保贞曜。” 清 朱鹤龄 《吴门晤陈言夏》诗:“子其宝贞曜,轩冕无长荣。” 清 王诒寿 《董啸岩先生〈独石轩遗集〉序》:“贞曜莫潜,壮心未已。”
(2).光芒四照。 唐 吕温 《代齐贾二相贺迁献懿二祖表》:“日月贞曜,乾坤定纪,称情靡忒,合敬有归。”
(3). 唐 孟郊 的私谥。 清 王士禛 《送洪昉思由大梁之武康》诗:“劝君卜筑岂无意, 贞曜 故宅留山阿。”
《漢語大詞典》:景曜
(1).亦作“ 景燿 ”。光芒;光彩照耀。文选·张衡〈西京赋〉:“饰华榱与璧璫,流景曜之韡曄。” 李善 注:“景,光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宜令史官著《长乐宫注》《圣德颂》,以敷宣景燿,勒勋金石,县之日月,攄之罔极。”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景曜东隅,晼晚西薄。”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遂能发轩庭之景曜,躡 隋 运之頽风。” 明 夏完淳 《六哀·先考功》诗:“从容蹈东海,景燿长回烛。”
(2).景星的光芒。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潜;大茀经霣,巨狄信鬼之妖发。” 李善 注:“景曜,景星有光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