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生气(生氣) 拼音:shēng qì
1.万物生长发育的状态。《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譬如秋冬的肃杀,难道真是杀吗?只是将生气伏一伏,蓄点力量,做来年的生长。」
2.生者的精气、灵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凛凛恒如有生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九回:「我看你一身的生气,决不是个鬼,一定要还阳的。」
3.生动活泼而有朝气。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齐诸暨令袁嘏》:「我诗有生气,须人捉著,不尔便飞去。」
4.发怒。《红楼梦》第七四回:「三姑娘怕奶奶生气,叫我劝著奶奶些,问奶奶这两天可吃些什么。」《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听了这话,愈加生气。」
2.生者的精气、灵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凛凛恒如有生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九回:「我看你一身的生气,决不是个鬼,一定要还阳的。」
3.生动活泼而有朝气。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齐诸暨令袁嘏》:「我诗有生气,须人捉著,不尔便飞去。」
4.发怒。《红楼梦》第七四回:「三姑娘怕奶奶生气,叫我劝著奶奶些,问奶奶这两天可吃些什么。」《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听了这话,愈加生气。」
《漢語大詞典》:烟煴(煙煴)
亦作“烟熅”。
(1).元气。天地未分时混沌之气。《文选·班固〈东都赋〉》:“降烟煴,调元气。” 张铣 注:“烟煴,即元气也。” 晋 陆机 《白云赋》:“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乎烟煴。”《南齐书·乐志》:“驾六气,乘烟煴。”《云笈七籤》卷三一:“此灵并是结气之玄宗,成体之具神,连道云雾,带生烟煴。”
(2).阴阳二气和合貌。《文选·班固〈典引〉》:“太极之原,两仪始分,烟烟煴煴,有沉有奥,有浮有清,沉浮交错,庶类混成。” 蔡邕 注:“烟烟煴煴,阴阳和一相扶貌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天地烟煴,百卉含葩。”旧注:“烟煴,和貌。” 李善 注:“《周易》曰:‘天地烟煴,万物化醇。’”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肇自初创,二仪烟煴;粤有生民, 伏羲 始君。”
(3).云烟弥漫貌。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镜朱尘之炤烂,袭青气之烟煴。” 唐 李峤 《云》诗:“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1).元气。天地未分时混沌之气。《文选·班固〈东都赋〉》:“降烟煴,调元气。” 张铣 注:“烟煴,即元气也。” 晋 陆机 《白云赋》:“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乎烟煴。”《南齐书·乐志》:“驾六气,乘烟煴。”《云笈七籤》卷三一:“此灵并是结气之玄宗,成体之具神,连道云雾,带生烟煴。”
(2).阴阳二气和合貌。《文选·班固〈典引〉》:“太极之原,两仪始分,烟烟煴煴,有沉有奥,有浮有清,沉浮交错,庶类混成。” 蔡邕 注:“烟烟煴煴,阴阳和一相扶貌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天地烟煴,百卉含葩。”旧注:“烟煴,和貌。” 李善 注:“《周易》曰:‘天地烟煴,万物化醇。’”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肇自初创,二仪烟煴;粤有生民, 伏羲 始君。”
(3).云烟弥漫貌。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镜朱尘之炤烂,袭青气之烟煴。” 唐 李峤 《云》诗:“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國語辭典》:太清 拼音:tài qīng
《國語辭典》:太和 拼音:tài hé
1.阴阳会合,冲和之气。《汉书。卷一○○。叙传上》:「是以六合之内,莫不同原共流,沐浴玄德,禀卬太和。」
2.太平盛世。《文选。曹植。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
3.年号:(1)三国魏明帝的年号(西元227~232)。(2)北魏孝文帝的年号(西元477~499)。(3)唐朝文宗的年号(西元829~835)。
2.太平盛世。《文选。曹植。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
3.年号:(1)三国魏明帝的年号(西元227~232)。(2)北魏孝文帝的年号(西元477~499)。(3)唐朝文宗的年号(西元82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