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领略(領略)  拼音:lǐng lüè
1.知道、了解。《红楼梦》第四八回:「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2.品味、欣赏。宋。陆游 弋阳县驿诗:「唤船野渡逢迎雪,携酒溪头领略梅。」《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什么浅草公园、吉野公园,饶源生也都领略一二。」
《漢語大詞典》:谐允(諧允)
(1).协调允当。新唐书·崔祐甫传:“及 祐甫 ,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踰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2).允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去此六十里,有 吴村 卫氏 ,年十八矣,高其价,故未售也。君重啗之,必合谐允。”
《漢語大詞典》:口承
(1).允诺;保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 陵 母於 霸王 面前,口承修书招儿。”
(2).承认;招供。《敦煌变文集·搜神记》:“遂即将 侯周 送县,一问即口承如法。” 蒋礼鸿 通释:“﹝口承,﹞这里作承认、招伏讲。”
《國語辭典》:通口  拼音:tōng kǒu
口头上答应。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两意相投,我要娶他,这不消说了,他也常常许道要嫁我,被他母亲百般板障,只是不肯通口,我想他也无过要多索些财礼意思。」
分類:允诺
《漢語大詞典》:俞音
(1).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宋 苏辙 《免尚书右丞表》之二:“顾惟尺寸之材何与栋梁之选?比陈诚恳,尚閟俞音。” 宋 赵抃 《次韵许遵少卿见寄》:“君恩早赐俞音下,即拥菟裘故里还。” 明 张居正 《谢圣谕存问并赐银两等物疏》:“臣自奉俞音,得以休沐,屏居谢事,息虑澄心。”
(2).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宋 苏轼 《求婚启》:“ 中郎 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太真 姑舅之婚,復见今日。仰缘夙契,祗听俞音。”
《國語辭典》:俞允  拼音:yú yǔn
允许、允可。《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國語辭典》:许可(許可)  拼音:xǔ kě
允准、答应。《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朕既不明,随奏许可。」
《國語辭典》:便了  拼音:biàn liǎo
1.就是了。语末助词。表示决定、允诺或让步的语意。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小衙内云:『这百姓每刁泼,拿那金锤来打他娘。』百姓云:『老爷不要打,我每再添上些便了。』」《水浒传》第五九回:「宿太尉道:『不争你将了御香等物去,明日事露,须连累下官。』宋江道:『太尉回京,都推在宋江身上便了。』」
2.奴仆代称。汉代王褒有一僮仆名唤「便了」,后遂用为奴仆代称。宋。杨万里〈答户部王少愚侍郎书〉:「去秋专遣便了走淮上,致奠于枢使。」
《漢語大詞典》:允俞
允准,允诺。 前蜀 杜光庭 《谢允上尊号表》:“果迴日月之光,俯降允俞之詔。” 宋 王禹偁 《乞归私第养疾表》:“伏望皇帝陛下,俯察衰残,更容假告……倘遂允俞,不胜恳愿。” 明 张居正 《进实录辞免加恩疏》:“伏望皇上,鉴臣悃诚,素无矫饰,收回成涣,特赐允俞。”
分類:允准允诺
《國語辭典》:允从(允從)  拼音:yǔn cóng
应允而依从。如:「对于我的请求,他完全允从。」《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众人无可说得,只得点首允从。」
《国语辞典》:重然诺(重然诺)  拼音:zhòng rán nuò
不轻率允诺人的托付,既已允诺,则必实践诺言。如:「我是一个重然诺的人,你所托付的事,尽可放心。」
《國語辭典》:翻悔  拼音:fān huǐ
反悔,对以前的事后悔而不承认。《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钱原许妾供养,妾亦怕他翻悔,已拿了他上直朱红牌一面为信。」元。戴善甫《风光好》第四折:「一路上寻思,莫不他翻悔了这门亲事。」
《國語辭典》:罢了(罷了)  拼音:bà le
1.仅此而已。如:「这不过是停电罢了,不要紧张!」、「只是个门房罢了,就如此嚣张!」
2.算了。表示暂时停止或不勉强、坚持的意思。《红楼梦》第四二回:「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呢,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待吃,也就罢了。」
3.表示失望、忿恨的感叹词。《红楼梦》第二九回:「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
《國語辭典》:颔头(頷頭)  拼音:hàn tóu
点头。如:「学生拜见师长,应颔头低首,不宜趾高气扬。」
《國語辭典》:颔首(頷首)  拼音:hàn shǒu
点头以示准许。宋。欧阳修〈赠杜默〉诗:「先生颔首遣,教以勿骄矜。」
《漢語大詞典》:从允(從允)
听从,允诺。北史·唐邕传:“属 周 师攻 洛阳 ,右丞相 高阿那肱 赴援, 邕 配割不甚从允, 那肱 譖之,由是被疏。”
分類:听从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