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旌儒
唐书地理志京兆府昭应有旌儒乡有庙故坑儒元宗更名 贾至旌儒庙颂开元末天子在骊山之宫登集灵之台考验图记周览原隰见乡名坑儒颓堑犹在乃诏有司是作新庙牲币有数以时飨祀因祀命乡号曰旌儒人神和悦怨气销散
《漢語大詞典》:儒博
(1).谓学问渊博。晋书·张韪传:“ 韙 儒博,晓天文。”晋书·戴邈传:“少好学,尤精《史》《汉》,才不逮 若思 ,而儒博过之。”
(2).指博学之士。晋书·律历志上:“时 淮南王 安 延致儒博,亦为律吕。”
《韵府拾遗 虞韵》:舍儒
天禄阁外史疏周孔之道而亲老氏之术恐天下缙绅之士翕然向风皆舍儒而崇老
《漢語大詞典》:秀儒
谓秀才。白雪遗音·玉蜻蜓·诘真:“那解元心中暗想,汗衫上边,第一句血诗‘未末酉初一秀儒’,‘未’之末,‘酉’之初,中间是个‘申’字,秀儒即是秀才。”
分類:秀才
《漢語大詞典》:儒籍
(1).儒家的经籍。 明 姚涞 《白兔赋》:“辨敬怠於儒籍,审劳逸于农阡。”
(2).读书人的户籍。元史·雷膺传:“ 太宗 时,詔郡国设科选试,凡佔儒籍者復其家。”
《漢語大詞典》:儒客
儒士。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絳纱儒客帐,丹诀羽人篇。”
分類:儒士
《國語辭典》:夙儒  拼音:sù rú
老成博学之士。《新唐书。卷一○一。萧瑀传》:「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清操显。」也作「宿儒」。
《漢語大詞典》:鲰儒(鯫儒)
(1).迂腐的儒士。旧唐书·萧遘孔纬等传论:“嚣浮士子,闒茸鯫儒,昧 管 葛 济时之才,无 王 谢 扶颠之业。”
(2).犹鲰生。自称的谦词。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鯫儒献颂,永孚千秋。”参见“ 鯫生 ”。
《國語辭典》:鲰生(鯫生)  拼音:zōu shēng
1.见识鄙陋的人。为轻蔑读书人的话。《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文士自谦之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叹鲰生不才,谢多娇错爱。」
《漢語大詞典》:儒装(儒裝)
读书人的装束。借指读书人。 唐 项斯 《边游》诗:“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
《漢語大詞典》:曲儒
浅陋迂腐的儒生。 明 杨慎 《辟雍泮宫》:“王制者, 汉文帝 时曲儒之笔也,而可信乎?”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后世曲儒,或以本派分裂为道术衰微。不知学派之为物,与国家不同。国家分争而遂亡,学术分争而益盛。”
《韵府拾遗 虞韵》:相儒
杜甫诗书堂隐相儒
《骈字类编》:南儒
元史世祖纪丁酉敕南儒为人掠卖者官赎为民
《漢語大詞典》:朴儒(樸儒)
务实之士。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鸣玉岂朴儒,凭軾皆俊民。”
分類:务实
《漢語大詞典》:遗儒(遺儒)
犹宿儒。陈书·儒林传序:“今之採缀,盖亦 梁 之遗儒云。” 宋 汪元景 《彭州》诗:“我到 彭州 酒一觴,遗儒相与话凄凉。”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才情雅致:“城中诸友须相觅, 西蜀 遗儒草《太玄》。”
《漢語大詞典》:宏儒
大儒。泛指博学之士。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硕生。” 李善 注引尔雅:“宏,硕大也。”后汉书·黄琼传论:“宏儒远智,高心絜行,激扬风流者,不可胜言。”
分類:大儒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