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儒墨
儒酸
儒流
宿儒
儒书
耆儒
醇儒
钜儒
硕儒
陋儒
儒将
儒道
竖儒
臞儒
一儒
《漢語大詞典》:儒墨
(1).儒家和墨家。 战国 时期同为重要学派。庄子·天运:“天下大骇,儒墨皆起。”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 孔丘 也;墨之所至, 墨翟 也。” 唐 陈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别李参军序》:“讨论儒、墨、探览真玄。觉 周 孔 之犹述,知 老 庄 之未悟。”
(2).泛指多种学派。 唐 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铭序》:“百家之言,先儒未諭,一览冰释。四方儒墨之士,由是嚮风矣。”
《漢語大詞典》:儒酸
犹寒酸。形容读书人贫窘之态。 宋 周敦颐 《任所寄乡关故旧》诗:“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宋 陆游 《客自凤州来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诗:“会须一洗儒酸态,猎罢 南山 夜下营。” 明 瞿佑 归田诗话·竹雪斋:“曳履先生太寒乞,煮茶学士真儒酸。”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诗文用字说:“ 宋孝宗 於 断桥 酒楼屏风上,见太学生 临川 俞国寳 《风入松》词:‘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鈿。’以为儒酸,因为改定‘重扶残醉’。”
《漢語大詞典》:儒流
儒士之辈。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唐 柳祥 《潇湘录·张珽》:“路北一二里,有一子,亦儒流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感遇诗:“ 宋 世五言古,惟《感兴》三十八章,尚有拾遗风格,虽多作儒流见解,其体製实高出一时。”
分類:儒士
《國語辭典》:宿儒  拼音:sù rú
老成博学之士。《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也作「夙儒」。
《漢語大詞典》:儒书(儒書)
儒家经籍。《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鲁 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 杜预 注:“言 鲁 据 周 礼,不肯答稽首,令 齐 、 邾 远至。” 汉 王充 论衡·讲瑞:“儒书之文,难以实事。”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儒书奥义,既已讨论;释典微言,亦宜发问。”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僧 慧暕 涉猎儒书,而有戒行。”
分類:儒家经籍
《國語辭典》:耆儒  拼音:qí rú
称年高德劭的儒者。《后汉书。卷五六。张皓传》:「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心高》:「国初,蜀中一耆儒,题张果倒跨蹇驴图。」
《國語辭典》:醇儒  拼音:chún rú
学问专精纯正的儒者。《汉书。卷五一。贾山传》:「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南史。卷七一。儒林传。何佟之传》:「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委曲诱诲,都下称其醇儒。」也作「纯儒」。
《漢語大詞典》:钜儒(鉅儒)
儒家大学者。 汉 扬雄 《羽猎赋》:“於兹乎鸿生鉅儒,俄轩冕,杂衣裳,脩 唐 典,匡《雅》《颂》,揖让於前。”隋书·经籍志一:“四方鸿生鉅儒,负袠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 清 孙鼎臣 《与郭筠仙书》:“其人皆魁閎鉅儒,其文章皆有法度。”
《國語辭典》:硕儒(碩儒)  拼音:shuò rú
大儒。《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馀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晋。范宁 春秋谷梁传序:「而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
分類:大儒绪言
《國語辭典》:陋儒  拼音:lòu rú
学识见闻浅陋的读书人。《荀子。劝学》:「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唐。韩愈〈石鼓歌〉:「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國語辭典》:儒将(儒將)  拼音:rú jiàng
兼具读书人才识与风度的将领。宋。苏辙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诗三首之一:「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漢語大詞典》:儒道
(1).儒家的道德原则。荀子·子道:“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 舜 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唯《七厉》叙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羣,而意实卓尔矣。”
(2).泛指儒家的思想学说。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儒道在 汉 为讖讳所杂,在 宋 为二氏所杂。”
(3).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弼 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餘卒。”
《國語辭典》:竖儒(豎儒)  拼音:shù rú
学养浅陋的小儒。《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
《漢語大詞典》:臞儒
清瘦的儒者。含有隐居不仕之意。语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以为列僊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 宋 苏轼 《雪后刘景文左藏和顺闍黎诗见赠次韵答之》:“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金 元好问 《寄刘光甫》诗:“山泽臞儒亦自豪,尘埃俗吏岂胜劳。” 明 杨慎 《二伯论下》:“然则 公羊 不出户之臞儒也,其习鄙,其言戇,故曰: 公羊 偏辞也。”
《骈字类编》:一儒
唐书马燧传与诸兄学辍策叹曰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渠老一儒哉更学兵书战策沈勇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