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文学(文學) 拼音:wén xué
1.广义泛指一切思想的表现,而以文字记述的著作;狭义则专指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思想、情感或想像的作品。
2.职官名。汉时州郡及王国都设置。《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2.职官名。汉时州郡及王国都设置。《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也称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漢語大詞典》:文儒
(1).指儒者中从事撰述的人。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著作者为文儒,説经者为世儒。” 明 李贽 《贾谊》:“ 班氏 文儒耳,只宜依 司马氏 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 王闿运 《郭新楷传》:“自 乾 嘉 以来,文儒分古今之学。”
(2).指讲求礼乐教化的儒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周书·贺拔胜传》:“乃招引文儒,讨论义理。” 清 方苞 《读〈周官〉》:“假如 战国 秦 汉 之人能伪作,则《冬官》之缺,后之文儒有能补之者乎?”
(3).文士。 唐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书怀》诗:“ 赵 俗爱长剑,文儒少逢迎。” 章炳麟 《辨〈诗〉》:“由 商 周 以讫六代,其民自贵,感物以形於声,餘怒未渫,虽文儒弱妇,皆能自致。”
(2).指讲求礼乐教化的儒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周书·贺拔胜传》:“乃招引文儒,讨论义理。” 清 方苞 《读〈周官〉》:“假如 战国 秦 汉 之人能伪作,则《冬官》之缺,后之文儒有能补之者乎?”
(3).文士。 唐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书怀》诗:“ 赵 俗爱长剑,文儒少逢迎。” 章炳麟 《辨〈诗〉》:“由 商 周 以讫六代,其民自贵,感物以形於声,餘怒未渫,虽文儒弱妇,皆能自致。”
《漢語大詞典》:记家(記家)
指为《礼经》作记的儒生。 汉 蔡邕 《月令问答》:“问者曰:‘子何为著《月令説》也?’曰:‘予幼读《记》,以为《月令》体大经问(一本作‘同’),不宜与记书杂録并行,而记家记之,又略及前儒特为章句者,皆用其意传,非其本旨。’”
分類:儒生
《漢語大詞典》:吻儒
指善谑利口的儒生。 宋 陶谷 《清异录·官志·人间第一黄》:“伪 唐 贜臣 褚仁规 窃禄 泰州 刺史,恶政不可缕举。有智民请吻儒为诗,皆隐语……诗曰‘多求囊白昧苍苍,兼取人间第一黄’云云,‘白’、‘黄’隐‘金’、‘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