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学僮(學僮)
(1).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 清 龚自珍 《拟上今方言表》:“夫乃外史达之,太史登之,学僮讽之,皆后兴者也。”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艺批》:“他日学僮成立,皆持 梁启超 之説以教人,岂非误尽天下苍生也。”
(2).书僮。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院子,你与我唤那两个学僮过来。”
分類:书僮
《漢語大詞典》:僮隶(僮隸)
奴仆。魏书·高谦之传:“居家僮隶,对其儿,不挞其父母;生三子,便免其一。”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爵勋逮僮隶,簪笏自怀綳。” 清 唐孙华 《钱瞿亭舍人挽诗》:“约束戒僮隶,儐豆洽弟昆。”
分類:奴仆
《漢語大詞典》:僰僮
僰族的奴隶。史记·西南夷列传:“ 巴 蜀 民或窃出商贾,取其 筰 马、 僰 僮、髦牛,以此 巴 蜀 殷富。” 唐 张说 《大唐陇右将校颂德碑》:“贾死畜贮绢八万往 严道 ,市 僰 僮千口,以出滞足人,其政七也。”
分類:奴隶
《漢語大詞典》:僮使
奴婢。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 莽 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御僮使,治居第生产,皆有条序。”
分類:奴婢
《分类字锦》:短僮
李咸用 访友人不遇诗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分类:短小
《漢語大詞典》:僮竖(僮豎)
童仆。晋书·郑默传:“ 默 宽冲博爱,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事上以礼,遇下以和,虽僮竖厮养,不加声色。”南史·虞寄传:“ 寄 少篤行,造次必於仁厚,虽僮竖未尝加以声色。”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 唐 杨倞 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二十二韵》:“簪饵蓄僮竖,米薪遭侮谩。”
分類:童仆
《國語辭典》:僮僮  拼音:tóng tóng
戒惧恭敬的样子。《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祈祈,薄言还归。」
《漢語大詞典》:僮指
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后即以“僮指”称僮仆,奴婢。 唐 柳宗元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柳谋 ﹞有宅一区,环之以桑,有僮指三百,有田五百亩,树之穀,艺之麻。”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投胎为巨富之子也,生而锦衣玉食,金银山积,僮指盈千。”
《漢語大詞典》:僮儿(僮兒)
男孩。汉书·礼乐志:“初, 高祖 既定天下,过 沛 ,与故人父老相乐,醉酒欢食,作‘风起’之诗,令 沛 中僮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后汉书·皇甫嵩传:“虽僮儿可使奋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
分類:男孩
《漢語大詞典》:僮客
奴仆。汉书·司马相如传:“ 临邛 多富人, 卓王孙 僮客八百人。” 颜师古 注:“僮,谓奴。”三国志·蜀志·糜竺传:“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貲产巨亿。”
分類:奴仆
《漢語大詞典》:侲僮
亦作“ 侲童 ”。
(1).指童子。 汉 张衡 《西京赋》:“尔乃建戏车,树脩旃,侲僮程材,上下翩翻。” 清 陈维嵩 《贺新郎·初夏城南观剧并看小儿作偃师幻人诸杂戏》词:“曲终杂爨喧豗奏,有侲童、交竿缘橦,巧将身漏。” 清 曹寅 《南辕杂诗·留别亲友》:“五侯恩例尽珠鞶,旧日侲童半服官。”
(2).特指作逐鬼之用的童子。
分類:童子
《漢語大詞典》:僮役
仆役。宋书·孝义传·许昭先:“ 昭先 父母皆老病,家无僮役,竭力致养,甘旨必从,宗党嘉其孝行。”
分類:仆役
《韵府拾遗 叶韵》:僮妾
梁书阮孝绪传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为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撒屋而炊案僮同童
《漢語大詞典》:侍僮
随身使唤的少年男仆。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富贵嫁娶,车軿各十,骑奴侍僮,夹轂节引。”
《國語辭典》:书僮(書僮)  拼音:shū tóng
旧时在富人家中侍候主人或其弟子读书,兼做杂役的未成年僮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高公便叫书僮去书房里取出芙蓉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