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释寺泐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宗泐,字季潭,别题所居曰全室。生有殊质,幼而聪异,授读塾师,便见称许,期以远到。乃性厌俗荣,独契玄妙,偶涉文苑,别有悟心。年当成立,矢厥志愿,竟从剃染。受具足后,得诣净慈笑隐大䜣,博咨经典,精求义蕴,律论梵藏,备尽厥旨。尝居南屏松月居,与竹庵渭同庵简鼎庵需,互相参究,时有启迪,奥理深疑,一致推寻,莫不说怿以解,故所为文词,禅机渊味,发人幽省。当代儒宿,若虞文靖集,张潞国翥,黄晋卿溍皆一时巨子,见泐所作,皆倾心叹赏,引誉士林,群相推重。会元季丧乱,天下汹汹,栖迟山谷,息影潜声,历有年所,而静性弥坚,道行益励。有明戡定,佛学更兴。洪武初元,应召入都,居龙翔集庆,讲演经义,详注论说,又新制赞颂乐章,宣鬯闳旨,深契圣衷。时见临幸,日有赐膳,尝和其诗,称为泐翁,恩眷扰隆,莫与比数。又以泐文学畅懋,禅理洞悉,命往西域搜求遗经。遂辞丹阙,不惮烦疲,冒渡流沙,竟达天竺。泐机才敏悟,声入心通,少时便习梵音,能晓呗谊,翻译文殊等经而还,今所传者即此本也。晚岁禅悦,时发吟兴,尝见其《怀以仁讲师入观图》诗云:“旭日千万峰,白云三四朵。一芺山容开,独自松下坐。瀑流天下来,花飞面前堕。此时中观成,无物亦无我。”又《游雪窦》云:“扪萝登绝顶,清兴渺无穷。两目云霞外,一身霄汉中。珠帘飞瀑雪,翠浪卷清风。欲结茅庵住,尘缘惜未空。”道味诗思,意与俱清,言未空者,真未空耶?
《國語辭典》:大和尚  拼音:dà hé shàng
对和尚的尊称。《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石勒时,有天竺沙门浮图澄,……后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晋书。卷九五。艺术列传。佛图澄》:「勒益重之,事必咨而后行,号曰大和尚。」
《国语辞典》:庵寺  拼音:ān sì
1.尼寺。
2.尼寺、僧寺的通称。
分类:尼寺僧寺
《国语辞典》:森岑  拼音:sēn cén
阴森寒冷的样子。金。元好问〈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國語辭典》:有发头陀寺(有髮頭陀寺)  拼音:yǒu fǎ tóu tuó sì
宋代太学生生活清苦,如同带发修苦行的出家人,故称太学为「有发头陀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太学古语云:『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言其清苦而鲠亮也。」
《漢語大詞典》:威仪师(威儀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國語辭典》:堂头和尚(堂頭和尚)  拼音:táng tóu hé shàng
堂头,僧寺住持的居处。堂头和尚指寺院的住持,即方丈。《董西厢》卷一:「生不免从行者参堂头和尚至德大师法本。」《五灯会元。卷一五。云门文偃禅师》:「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分類:僧寺住持
《国语辞典》:南山可移  拼音:nán shān kě yí
唐代太平公主与僧寺争夺磨坊,对簿公堂,当时官吏皆忌惮太平公主权势而有所偏袒,但雍州司户李元纮判断磨坊应还给僧寺。典出《旧唐书。卷九八。李元纮传》。后比喻意志坚定或判决已定,绝对不可更改。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问官申辨百端,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也作「南山铁案」。
《漢語大詞典》:功德钱(功德錢)
(1).佛教徒替人诵经或做法事的工钱。《水浒传》第四五回:“这婆娘扯住和尚袖子道:‘师兄,明日来取功德钱时,就对爹爹説血盆愿心一事。’”
(2).泛指捐赠给僧寺尼庵的钱。《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况且初次染尘,必须大大的写笔功德钱……收在公账上应用。”
(3).称贿买衙役的钱。 清 遯庐 《童子军·探狱》:“要开地狱团圞会,须纳衙门功德钱。”
《國語辭典》:火工道人  拼音:huǒ gōng dào rén
寺庙、道观中管理香油灯烛的人。《水浒传》第一回:「真人等惧怕太尉权势,只得唤几个火工道人来,先把封皮揭了。」
分類:僧寺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