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7
词典
1
分类词汇
36
共36,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颇偏
偏侧
危侧
踦颇
偏区
无偏
小说
颇类
偏令
偏说
偏曲
偏僻
极正
颇邪
偏至
《漢語大詞典》:
颇偏(頗偏)
犹偏颇。 汉 刘桢
《赠徐干》
诗:“仰视白月光,皦皦高且悬。兼烛八紘内,物类无颇偏。”
《
后汉书·方术传序
》
:“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李贤 注:“取遣谓信与不信也。阴阳之术,或信或不信,各有所执,故偏颇也。” 唐
顾况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佛法付国王,平等无颇偏。”
分類:
偏颇
《漢語大詞典》:
偏侧(偏側)
(1).犹倾侧;偏斜。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
:“昔 仲长 愿言,流水高山; 应璩 作书, 邙 阜 洛 川。势有偏侧,地闕周员。”自注:“谓二家山居,不得周员之美。” 宋
程大昌
《
演繁露·月受日光
》
:“过望,则月轮转与日远,为之圜者,但能偏侧受照,而光彩不全。”
(2).谓偏颇;片面。 宋
叶适
《何参政挽歌》
之一:“人心喜偏侧,国脉要匀亭。”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四》
:“吾子何所见之偏侧哉!”
分類:
偏侧
倾侧
偏颇
片面
偏斜
《漢語大詞典》:
危侧(危側)
(1).犹偏颇。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体性
》
:“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趣诡者也。”
(2).危殆。
《
北齐书·幼主纪
》
:“天意若曰元首剪落,危侧当走西也。”
分類:
危殆
偏颇
《漢語大詞典》:
踦颇(踦頗)
偏颇;片面。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论小学书流别》
:“世人分别小学书,谓
《
尔雅
》
主义,
《
説文
》
主形,
《切韵》
主音,是固然矣。然小学本以义训为主,
《
説文
》
开卷元训始,丕训大,非説义乎?
《
广韵
》
篇首东训春方,又训东风菜,又非义乎?故知以义专属
《
尔雅
》
者,乃踦颇之説,非篤至之论也。”
分類:
偏颇
片面
《漢語大詞典》:
偏区(偏區)
(1).犹偏颇;不公平。 清
李渔
《凰求凤·伙谋》
:“如今半开门的女子,倒多似我们。那些嫖客都去走小路了,所以把我们的生意弄得这般冷淡。如今没得説,到礼部衙门去动张呈子,也弄他出来当官。大家明做,自然没有偏区了。”
(2).犹偏僻地区。 姚锡光
《
东方兵事纪略·援朝篇
》
:“值 沔口津 曰 白石浦 ,乃 仁川 全澳之东南角,地本偏区。”
分類:
偏僻
偏颇
僻地
地区
不公
公平
《漢語大詞典》:
无偏(無偏)
不偏颇。
《后汉书·班固传下》
:“将军宜详 唐 殷 之举,察 伊 皋 之荐,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
分類:
无偏
偏颇
《國語辭典》:
小说(小說)
拼音:
xiǎo shuō
1.琐屑而偏颇的言论。《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2.专门描写人物故事,有完整布局、情节发展及一贯主题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分類:
演述
偏颇
现代
琐屑
基础
言论
上出
说作
为文
平话
文学
话本
传奇
样式
文体
道听途说
造为
《漢語大詞典》:
颇类(頗類)
亦作“ 颇纇 ”。
(1).偏颇不平。
《
左传·昭公十六年
》
:“刑之颇类,狱之放纷。” 孔颖达 疏:“ 服虔 读类为纇,解云:‘颇,偏也;纇,不平也。’”
(2).引申指瑕疵,缺点。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
:“古今号文章为难,足下知其所以难乎?非谓比兴之不足、恢拓之不远、钻礪之不工、颇纇之不除也,得之为难,知之愈难耳。”
分類:
偏颇
不平
瑕疵
缺点
《漢語大詞典》:
偏令
偏颇的政令。
《
庄子·田子方
》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一说,偏通“ 篇 ”,篇令,犹策令。参阅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庄子拾遗》
。
分類:
偏颇
政令
《漢語大詞典》:
偏说(偏説)
(1).偏颇、片面的言论。 汉
徐干
《
中论·慎所从
》
:“乃一隅之偏説也,非大道之至论也。” 宋
叶适
《始论一》
:“不可以偏説定。”
(2).偏偏説。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
第四幕:“可是战争贩子们偏说无野心。”
分類:
偏颇
偏偏
片面
言论
《漢語大詞典》:
偏曲
(1).不公正。
《
荀子·正论
》
:“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比周矣。” 元
无名氏
《冯玉兰》
第三折:“则我除冤断枉无偏曲,恰似冰霜一片心。”
(2).偏颇隐晦。
《朱子全书》
卷六:“读书只就一直道理看,剖析自分晓,不必去偏曲处看。” 明
宋濂
《诸子辩·天隐子》
:“其书多偏曲之论,无足采。”
分類:
不公
偏颇
公正
隐晦
《國語辭典》:
偏僻
拼音:
piān pì
1.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可叹我们生在这偏僻地方,好比坐井观天,百事不晓。」
2.少有的、特异的。元。朱庭玉〈梁州第七。腹内包藏锦绣套〉:「有几多说不尽人不会的偏僻。风流,是非,造次不容易。」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四。笋毒》:「君明日出寺门,遇货偏僻药者往问之,当能疗君疾。」
3.偏颇、不公正。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天有万物于天,人无一物于天,天有甚么偏僻那?」
分類:
偏僻
偏颇
荒僻
冷僻
房中术
不公
交通
孤陋
公正
不常
常见
不便
见闻
短浅
《漢語大詞典》:
极正(極正)
极其正确,没有偏颇。 唐
柳宗元
《与杨晦之第二书》
:“足下所为书,言文章极正,其辞奥雅。” 清
薛雪
《
一瓢诗话
》
:“ 李西涯 説诗极正,谓‘律可涉古,古不可涉律’,是也。”
分類:
正确
有偏
偏颇
《漢語大詞典》:
颇邪(頗邪)
偏颇邪恶。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 唐
白居易
《请以族类求贤策》
:“以正直克己者,必用於正直,不用於颇邪。”
分類:
偏颇
邪恶
《漢語大詞典》:
偏至
(1).偏颇而趋极端。
《
后汉书·独行传序
》
:“此盖失於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纳用諫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於偏至之谗。”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又或抗往代之大潮,则文明亦不能无偏至。”
(2).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 三国 魏
刘劭
《
人物志·英雄
》
:“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 清 陈廷焯
《
白雨斋词话
》
卷三:“蹈扬湖海,一发无餘,是 其年 短处,然其长处亦在此。盖偏至之诣,至於絶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步。”
分類:
偏颇
极端
高成
成就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