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偈言  拼音:jì yán
中国僧侣所写蕴含佛法的诗。《水浒传》第四回:「长老念罢偈言,喝一声:『咄!尽皆剃去!』净发人只一刀,尽皆剃了。」也称为「偈子」、「偈颂」。
分類:偈颂
《國語辭典》:偈子  拼音:jì zi
中国专指佛教修行者的宗教诗。《西游记》第二○回:「这一篇偈子,乃是玄奘法师悟彻了多心经,打开了门户。」也称为「偈颂」、「偈言」。
分類:偈颂
《漢語大詞典》:真偈
指佛家的偈颂。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分類:佛家偈颂
《漢語大詞典》:偈语(偈語)
即偈颂。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叔微 未第时,其父梦人以偈语赠之,云:‘药饵阴功, 楼陈 间 许 。殿上呼卢,喝六得五。’”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此二首絶似《法华经》《楞严经》偈语,简浄老横,可备一则也。”《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靓云 ﹞问道:‘《金刚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福德多不如以四句偈语为他人説,其福胜彼。”请问那四句偈本经到底没有説破--有人猜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漢語大詞典》:偈句
即偈颂。 唐 贾岛 《投孟郊》诗:“我知 雪山子 ,謁彼偈句空。必竟获所实,尔焉遂深衷。録之孤灯前,犹恨百首终。”
分類:偈颂
《漢語大詞典》:颂子(頌子)
偈颂。佛经中的唱颂词。《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
《漢語大詞典》:偈诵(偈誦)
即偈颂。《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经讲文》:“前解长行文已了,重宣偈诵唱将来。”
分類:偈颂
《漢語大詞典》:偈文
即偈颂。红楼梦第一二○回:“见那补天未用之石仍在那里,上面字迹依然如旧,又从头的细细看了一遍,见后面偈文后又歷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
分類:偈颂
《漢語大詞典》:重宣
佛教语。谓教主说法告一段落,以偈颂重复概括精义。 清 龚自珍 《正译第六》:“凡见佛者,则有唄偈,乐器赞颂;问佛咨义,往往用偈颂。佛説法毕,则有重宣之颂,如东土之有歌诗谐声者也。”
《國語辭典》:清乐(清樂)  拼音:qīng yuè
1.参见「清商乐」条。
2.南宋时以笙、笛、觱篥、方响、小提鼓、拍板、劄子等合奏的器乐。乐声轻细。
《漢語大詞典》:禅偈(禪偈)
佛教的偈颂。偈为梵语偈陀音译之略,义译为颂。偈语常用诗句形式,表达佛理、禅机。不论三言、四言或多言,一般都为四句。
《漢語大詞典》:歌呗(歌唄)
佛教语。谓赞唱经咒、偈颂。其法源自古 印度 。《法华经·方便品》:“或以欢喜心,歌唄颂佛德。”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顶礼归依,歌唄赞德。”新唐书·裴休传:“嗜浮屠法,居常不御酒肉……习歌唄以为乐。”参见“ 梵唄 ”。
《國語辭典》:梵呗(梵唄)  拼音:fàn bài
在印度指歌咏法言,在中国则指唱颂短偈或歌赞。《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鼓钹梵呗之声,不绝于耳。」
《漢語大詞典》:宝偈(寶偈)
(1).佛教语。对偈颂的敬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復幽宗,喜盈身意。”《法苑珠林》卷一○七:“晨朝宣宝偈,夕夜虔诚恭。近求出苦海,远念法身踪。” 唐 赵彦昭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2).道教亦借以指修炼的歌诀。云笈七籤卷五七:“四九宝偈,除诵守精,修奉太和,不亏不盈。”
《漢語大詞典》:诗偈(詩偈)
(1).诗和偈。 唐 拾得 《诗》之九:“我诗也是诗,有人唤作偈。诗偈总一般,读时须子细。”
(2).类似佛家偈颂的诗作。 宋 惠洪 《跋李商老诗》:“予至 石门 , 杲禪 出 商老 诗偈巨轴,读之茫然,知此道人盖滑稽翰墨者也。” 元 郭畀 《客杭日记·十月十三日》:“ 张景芳 送纸,求书 吴兴 虚彻道人 诗偈。”
《漢語大詞典》:重颂(重頌)
佛教语。说经义之后,再作偈颂,申说前义。也称重颂偈或应颂。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无重颂,句备伽佗。” 吴兆宜 注:“《弥陀疏钞》:梵语‘祗夜多’,此言‘重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