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论心(論心)
(1).研究思想。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2).谈心,倾心交谈。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九:“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宋 王安石 《相送行》诗:“忆昔论心两绸繆,那知相送不得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國語辭典》:倾向(傾向)  拼音:qīng xiàng
1.倚重、信赖。《明史。卷一八四。张元祯传》:「至则进学士,充经筵日讲官。帝甚倾向。」
2.偏向、趋向。如:「这孩子有爱好音乐的倾向。」、「事情开始有好转的倾向。」
《漢語大詞典》:伏膺
(1).服膺。伏,通“ 服 ”。谓倾心,钦慕。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 许 ( 许询 )?’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 许 将北面矣。’”世说新语·品藻作“服膺”。 宋 沈辽 《赠清道》诗:“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2).服膺。伏,通“ 服 ”。指信服;归心。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伏膺空有之説,博综兼忘之书。”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於经史。”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并序》:“苟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顙而自至於天闕邪!”
(3).服膺。伏,通“ 服 ”。谓从学,师事。魏书·儒林传·徐遵明:“师事 张吾贵 , 吾贵 门徒甚盛, 遵明 伏膺数月,乃私谓其友人曰:‘ 张生 名高而义无检格,凡所讲説,不愜吾心,请更从师。’”南史·刘瓛传:“ 梁武帝 少时尝经伏膺,乃 天监 元年下詔为 瓛 立碑,諡曰 贞简先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唐 义山 、 香山 、 牧之 、 昌黎 ,同学 杜 者,今其诗集,都是别树一旗; 杜 所伏膺者, 庾 、 鲍 两家,而集中亦絶不相似。”
《國語辭典》:托心(託心)  拼音:tuō xīn
1.寄托心意,寄情。三国魏。嵇康〈琴赋〉:「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
2.以真诚相待。《三国志。卷四三。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张嶷》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时车骑将军夏侯霸谓嶷曰:『虽与足下疏阔,然托心如旧,宜明此意。』」
《國語辭典》:倾慕(傾慕)  拼音:qīng mù
仰慕、爱慕。《陈书。卷二十七。姚察传》:「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聊斋志异。卷七。宦娘》:「然女自闻琴以后,心窃倾慕,每冀再聆雅奏。」
《國語辭典》:倾谈(傾談)  拼音:qīng tán
倾心交谈。《聊斋志异。卷七。牛癀》:「就与倾谈,颇极蕴藉。」
《漢語大詞典》:劝慕(勸慕)
谓因受奖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倾心向善)。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先王之制禄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充祀。故食禄之家,不与下民争利,所以厉其公义,塞其私心。其或犯逾者,则绳以政法。是以君子劝慕,小人无怨。”魏书·辛雄传:“然兵将之勋,歷稔不决;亡军之卒,晏然在家。致令节士无所劝慕,庸人无所畏慑。” 宋 曾巩 《代曾侍中辞转官札子》:“四方观听,知朝廷庆赏得宜,则众情必皆劝慕。”
《漢語大詞典》:前膝
《史记·商君列传》:“ 卫鞅 復见 孝公 ,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厀,同“ 膝 ”。后以“前膝”为倾心听取意见之典。 宋 范仲淹 《皇储资圣颂》:“言思逆耳,道务前膝。”参见“ 前席 ”。
《國語辭典》:前席  拼音:qián xí
1.移坐向前以相接近。《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至夜半,文帝前席。」
2.位于前面的座位。唐。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分類:接近向前
《漢語大詞典》:委诚(委誠)
(1).委任、信用。后汉书·王堂传:“自是委诚求当,不復妄有辞教,郡内称治。”
(2).投诚,归顺。《宋书·索虏传》:“是以 秦 赵 羈旅,披榛委诚,施紱乘轩,剖符州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南秦王 仇池 杨难当 捨蕃委诚,重译拜闕陛见之所也,故殿以 广德 为名。”
(3).犹倾诚,倾心。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妓女·侠倡:“误此子性命者君也。向年委诚於君,君坚不从。 范仲子 因以甘言朝夕诱之,遂订偕老。”
《漢語大詞典》:归慕(歸慕)
倾心仰慕。《续汉书·郡国志五》注引 周 吕尚 《阴谋》:“民尊亲其君,天下归慕。”后汉书·锺皓传:“时 皓 及 荀淑 并为士大夫所归慕。”《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君学成师范,縉绅归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
分類:倾心仰慕
《國語辭典》:倒心  拼音:dǎo xīn
1.倾心、迷恋。唐。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回肠为青眸。」
2.甘心。《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这个庵里的老尼,从天上掉下这个女人,吃了别人家的饭,安安静静,倒心伏计的与你做活,却该十分庆幸才是。」
《國語辭典》:倒心伏计(倒心伏計)  拼音:dǎo xīn fú jì
心甘情愿,言听计从。《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这个庵里的老尼,从天上掉下这个女人,吃了别人家的饭,安安静静,倒心伏计的与你做活,却该十分庆幸才是。」
分類:心甘情愿
《漢語大詞典》:倾瞩(傾矚)
亦作“ 倾属 ”。
(1).注视。宋书·郑鲜之传:“﹝ 刘毅 ﹞先掷得雉, 高祖 甚不説,良久乃答之。四坐倾瞩,既掷,五子尽黑。”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 宋祁 补闕有盛名於世,搢绅之目无不倾属。”
(2).倾心向往。隋书·观德王杨雄传:“ 雄 宽容下士,朝野倾瞩。 高祖 恶其得众,阴忌之,不欲其典兵马。”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某伏观自 唐 至於本朝,贤者在下位,天下想望倾属,期至公相,声名烜赫,未有如阁下者。”
《漢語大詞典》:归爱(歸愛)
倾心爱戴。后汉书·冯绲传:“﹝ 緄 ﹞家富好施,賑赴穷急,为州里所归爱。”后汉书·儒林传·周泽:“﹝ 泽 ﹞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
《漢語大詞典》:倾服(傾服)
倾心佩服。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管蠡一得:“﹝ 伊里布 ﹞为洋人所感戴,即其家人 张喜 ,亦为洋人所倾服。”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敬乞吾畏友哂存,聊申稚弟倾服之诚。”
分類:倾心佩服
《漢語大詞典》:委意
倾心,属意。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僕委意於君,何以相辜如此?”三国志·蜀志·杨洪传:“况吾但委意於 元俭 ,而君不能忍邪?”
分類:倾心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