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左强
性情怪僻倔强。例如:她虽腼腆,却很左强。
《漢語大詞典》:愚婞
愚直倔强。 南朝 梁 江淹 《与交友论隐书》:“性有所短,不可韦弦者有五……五则愚婞妄发,輒被口语。”
分類:愚直倔强
《漢語大詞典》:拗劲(拗勁)
固执倔强的劲头。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无论 亦陀 是怎样的虚情假意,她总不肯放弃了他;无论别人怎样说 亦陀 的坏话,她还是照旧的信任他。她这点拗劲儿恐怕也就是多少男女英雄失败了的原因。” 傅泽 《小姐妹们》:“别看副班长很少说话,他有股拗劲,什么事,他思想没通,你就别想叫他干!”
《漢語大詞典》:蛮强(蠻强,蛮彊)
蛮横倔强。 叶圣陶 《倪焕之》三:“那教师握住那学生颤动的手说:‘犯点儿错没有什么要紧,用不着蛮强;只要自己明白,以后再也不会错了。’”
蛮彊:南方边疆。彊,通“ 疆 ”。 清 朱琦 《感事》诗:“节鉞遽更代,蛮彊重责委。”
《漢語大詞典》:末厥
宋 时俗语。谓卑劣,卑贱。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陶尚书 穀 尝曰:‘尖簷帽子卑凡厮,短靿靴儿末厥兵。’末厥,亦当时话。” 宋 刘攽 中山诗话:“今人呼秃尾狗为厥尾,衣之短后者亦曰厥。故 欧公 记 陶尚书 诗语‘末厥兵’,则此兵正谓未贼尔。”一说谓倔强凶悍。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七:“大抵末厥者,犹今俚俗言木厥云耳。木厥者,木强刁厥之谓。”
《国语辞典》:立崖岸  拼音:lì yá àn
立于险峻的高崖上。形容人的性情十足高傲、倔强。如:「不要太立崖岸了,毕竟是寄人篱下,忍一忍吧!」
《國語辭典》:软化(軟化)  拼音:ruǎn huà
1.强硬或倔强的态度逐渐变得缓和。如:「我们一再的请人去说项,他终于软化了,且愿意主动出面和解。」
2.用温柔的手段使人屈服。如:「她终于软化了他。」
3.利用物理或化学作用除去水中含有钙、镁、铁的盐类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硬倔倔
(1).方言。亦作“ 硬蹶蹶 ”。形容物体坚硬。 周原 《覆灭》六:“十元银元哗啦一声落进 李有义 的手,店掌柜嘻嘻地一笑,突然发现小手枪硬蹶蹶地顶住他的心口。”
(2).引申指态度、语气、作风等生硬倔强。《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他总是硬倔倔地说:‘别忘了,咱们是工人。’”
《漢語大詞典》:硬劲(硬勁)
倔强脾气。 茅盾 《报施》二:“他的硬劲儿给这一下挺上来了,他要给他的驮马报仇,他硬是当了兵,不把鬼子打出 中国 去,他说他不回家!”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章:“ 萧长春 在好多地方显示出硬劲儿,都是 马子怀 亲眼看见的;他对这股子硬劲儿,又吃惊,又佩服。”
分類:倔强脾气
《漢語大詞典》:直拗
亦作“ 直抝 ”。 固执、倔强。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我女儿性子直拗,累曾劝他留人接客,他不肯听。” 李健吾 《末一个女人》:“没有法子捉住她,滑得和鱼一样;不过她直拗起来,比老牛还难使唤。”
亦作“ 直抝 ”。 曲直。谓声调起伏有波折。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动指儿没些下落,取调儿没些直抝。”
《漢語大詞典》:歪撇
亦作“ 歪憋 ”。 任性倔强,为所欲为。《野叟曝言》第六九回:“有这 焦 家的浪蹄子,偏愿我早死,专合我拗着,我知他歪撇性儿。”《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説这媳妇要改变心肠,夫妇不睦,忤逆公婆,这话我确然信他不过,那里有这等的美人,会这等的歪憋。”
《國語辭典》:一冲性子(一沖性子)  拼音:yī chōng xìng zi
暴躁而不能自制的个性。《金瓶梅》第二八回:「西门庆就不问谁告你说来,一冲性子,走到前边。」也作「一宠性儿」、「一铳子性儿」。
《漢語大詞典》:一冲性儿(一冲性兒)
见“ 一冲性子 ”。
《国语辞典》:狠愎自用  拼音:hěn bì zì yòng
个性凶狠倔强,独断独行。《明史。卷二○六。陆粲传》:「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
《国语辞典》:刚愎性成(刚愎性成)  拼音:gāng bì xìng chéng
天生的倔强性格,固执己见而不知变通。如:「他这人刚愎性成,你别想改变他那死硬脾气。」
《国语辞典》:小孩子脾气(小孩子脾气)  拼音:xiǎo hái zi pí qi
形容人的个性任性倔强,如小孩一般。如:「他又在闹小孩子脾气了,你去劝劝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