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位秩
官爵和俸禄。北齐书·张琼传:“凡人官爵,莫若处中, 忻 位秩太高,深为忧虑。”北史·薛孝通传:“然犹致疑忌,不加位秩,但引为坐客,时访文典大事而已。”
分類:官爵俸禄
《漢語大詞典》:食谷(食穀)
(1).享受俸禄。韩非子·说疑:“有萃辱之名,则不乐食穀之利。”
(2).吃粮食。国语·晋语八:“故食穀者,昼选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孔子家语·执辔》:“食穀者智慧而巧。”红楼梦第四五回:“古人説,‘食穀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漢語大詞典》:廪赐(廩賜)
俸禄和赏赐。后汉书·董卓传:“廩赐断絶,妻子飢冻。”周书·柳敏传:“ 文帝 见而叹异之,特加廩赐。”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军赏罚》:“﹝ 川 班殿直﹞廩赐优给,与御马直等。”
分類:俸禄赏赐
《國語辭典》:料度  拼音:liào duò
预想、揣度。《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三国魏。曹植〈求通亲表〉:「窃自料度,不后于朝士矣。」《水浒传》第四五回:「每日五更睡觉,不时跳将起来,料度这件事。」
分類:估计忖度
《漢語大詞典》:奉赐(奉賜)
指俸禄和赏赐。史记·汲郑列传:“ 庄 ( 郑庄 )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分類:俸禄赏赐
《漢語大詞典》:厚俸
丰厚的俸禄。韩非子·奸劫弑臣:“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为私善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分類:丰厚俸禄
《國語辭典》:俸米  拼音:fèng mǐ
旧日京官之俸,俸银之外,并按阶级给米,称为「俸米」。《元史。卷九六。食货志四》:「至大二年,诏随朝官员及军官等俸改给至元钞,而罢其俸米。」《六部成语注解。户部》:「俸米:官员岁禄之米也。」也称为「俸廪」。
《漢語大詞典》:荣资(榮資)
指官位俸禄。 三国 蜀 诸葛亮 《黜来敏教》:“将军 来敏 显言:‘新人有何功德而夺我荣资与之邪?’ 敏 年老狂悖,生此怨言。”
分類:官位俸禄
《漢語大詞典》:吏俸
官吏的俸禄。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先王之制,皆足代耕。增爵损禄, 必程 以倾。先益吏俸,乃可致平。”
分類:官吏俸禄
《漢語大詞典》:寄资(寄資)
宋 代近臣预友俸禄的一种名目。 宋 司马光 《王中正第一札子》:“近岁以来,左右之臣既恋权势,又贪禄位,遂求闇理资序,豫支俸给,名曰寄资,以欺誑外人,此岂祖宗之意邪?”
《漢語大詞典》:贪食(貪食)
(1).贪吃,贪嘴。《孔子家语·六本》:“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贪食以忘躯,尠不调盐醯。”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贪食忘躯,以禽畜自喻也。言贪食而忘躯,鲜不为人所烹。醯盐所以调食。’”
(2).指贪图。 清 周凯 《青盐叹》:“利之所在民必趋,贪食便宜较錙銖。”
(3).贪图俸禄。 唐 柳宗元 《惩咎赋》:“曩余志之修蹇兮,今何为此戾也!夫岂贪食而盗名兮,不混同於世也。”
《國語辭典》:厚秩  拼音:hòu zhì
丰厚的俸禄。《北史。卷七一。隋宗室诸王传。论曰》:「河间属乃葭莩,地非宠逼,故高位厚秩,与时终始。」
《国语辞典》:肉食者  拼音:ròu shí zhě
比喻享有俸禄的官吏。《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閒焉?』」
《漢語大詞典》:遗笏(遺笏)
先人遗下的朝会手板。指后代荫袭的官职俸禄。 元 袁桷 《次韵黄可玉古墨行》:“ 郑公 诸孙保遗笏,涤志黽勉穷韦编。” 清 全祖望 《湖语》:“由来骨鯁,罔愆遗笏。节使安贫,升闻帝室。”
《漢語大詞典》:班禄
(1).分等制定俸禄。管子·权修:“察能授官,班禄赐予,使民之机也。” 汉 扬雄 百官箴·司空箴:“昔在季叶,班禄遗贤。”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絶。” 清 唐甄 潜书·制禄:“古者班禄,亦起于农夫食人之数……至于 汉 ,以穀班禄而以石差。”
(2).班位和俸禄。《楚辞·天问》:“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游国恩 纂义引 曹耀湘 曰:“班,位也;禄,食也。”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班禄颇而《頎甫》刺,行人乏而《緜蛮》讽。”《宋书·袁淑传》:“则宜拔过宠贵之上,褒升戚旧之右,别其旂章,荣其班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