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资饩(資餼)
(1).粮食和牲畜。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资、餼、牵竭矣。” 杜预 注:“资,粮也;生曰餼。”后泛指食物。北史·文苑传·王褒:“常从容上席,资餼甚厚。”
(2).指俸禄。 清 侯方域 《重修书院碑记》:“资餼之田几区?其官守因而入其租税者几何年?”
《漢語大詞典》:私秩
指古代官吏个人所得的俸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季孙 相 鲁 , 子路 为 郈 令。 鲁 以五月起众为长沟。当此之时, 子路 以其私秩粟为浆饭,要作沟者於 五父 之衢而飡之。”
《漢語大詞典》:粟秩
俸禄。古时以粟米支俸,故称。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民有飢色,而马有粟秩。”
分類:俸禄粟米
《漢語大詞典》:蓄禄
俸禄。墨子·尚贤中:“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
分類:俸禄
《漢語大詞典》:俸粢
犹俸禄。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恒王置产:“其俸粢,除日用外,皆置买田产屋庐,岁收其利。”
分類:俸禄
《國語辭典》:千石  拼音:qiān dàn
石,容量单位。秦汉时官品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寡而论。汉代官制称月俸米九十斛为千石,通常是属于品级较高的官员,如太尉长史、御史中丞等。见《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國語辭典》:爵禄(爵祿)  拼音:jué lù
爵位与俸禄。《周礼。夏官。司士》:「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退其爵禄。」《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徐州之祸,乃陈圭父子所招,媚朝廷以求爵禄,今日移祸于将军。」
《國語辭典》:厚禄(厚祿)  拼音:hòu lù
丰厚的俸禄。《墨子。尚贤上》:「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國語辭典》:二千石  拼音:èr qiān dàn
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约当于后世的三品官,地位并不显赫。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史记。卷一○。孝文本纪》:「臣谨请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
《漢語大詞典》:进秩(進秩)
进升官职;增加俸禄。艺文类聚卷四五引 晋 李重 《杂奏议》:“其有殊勋者,輒璽书勉励,或赐爵进秩,礼遇丰厚。”宋史·食货志下四:“ 政和 六年,盐课通及四千万緡,官吏皆进秩。” 清 钮琇 觚賸·雪遘:“﹝ 吴六奇 ﹞遂心喜自负,获以奋跡行伍,进秩元戎。”
《漢語大詞典》:负米(負米)
谓外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见於 孔子 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 由 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宋 司马光 《送伯淳监汝州酒》诗:“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家刻》:“ 乾隆 五十三四年间,始出门负米,初为 毕秋帆 尚书刻《经训堂帖》十二卷,又自临 汉 碑数种。”
《漢語大詞典》:微禄
菲薄的俸禄。 唐 高适 《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诗:“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宋 陆游 《秋夜》诗:“生计依微禄,年光堕远游。” 明 高叔嗣 《答谷司仆见问》诗:“幸自返中园,非关逃微禄。”
分類:菲薄俸禄
《漢語大詞典》:禄仕
(1).为食俸禄而居官。《诗·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 郑玄 笺:“禄仕者,苟得禄而已,不求道行。” 孔颖达 疏:“今言禄仕,止为求禄。”后汉书·李固传:“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埶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 唐 韩愈 《争臣论》:“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禄仕之士,不能撙节。稍丰则飫及狗彘,稍歉则困彼妻孥。”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近代以来,贵禄仕而贱幽贞。”
(2).泛指居官食禄。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苟容躁进,不顾其躬。禄仕而还,以为家荣。” 宋 徐铉 稽神录·赵瑜:“君命生至薄,名与禄仕皆无分。”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僕自禄仕以来,未尝一日获罪於法禁。”
《國語辭典》:家食  拼音:jiā shí
不为禄仕而自食于家。《易经。大畜卦。彖曰》:「不家食,吉。」《醒世恒言。卷四○。马当风神送滕王阁》:「何不进取,身达青云之上;而困于家食,受此旅况之凄凉乎?」
《國語辭典》:禄位(祿位)  拼音:lù wèi
俸禄与官位。《周礼。天官。大宰》:「四曰禄位,以驭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