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耳视目听(耳視目聽)  拼音:ěr shì mù tīng
心智通明,视听不限于耳目。比喻得道之深。语本《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國語辭典》:独善其身(獨善其身)  拼音:dú shàn qí shēn
保持个人的节操修养。后比喻只顾自己而漠视他人的权益。《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丁鸿列传。丁鸿》:「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独善其身,将以训天下之方动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但只独善其身,便是辟支小乘。」
《漢語大詞典》:杜门面壁(杜門面壁)
谓闭门修养。 宋 苏轼 《答王幼安宣德启》:“杜门面壁,观六十年之非。” 宋 苏轼 《答廖明略》之二:“衰陋之甚,惟有归田,杜门面壁,更无餘事。”
分類:修养
《漢語大詞典》:八窗玲珑(八窗玲瓏)
(1). 唐 卢纶 《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四户八窗明,玲瓏逼上清。”后称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为“八窗玲瓏”。亦作“ 八牕玲瓏 ”。 宋 楼钥 《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扶栏三级横復纵,八牕交映光玲瓏。”
(2).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朱子语类卷一百:“而今须是要打破那黑底虚静,换做箇白底虚静,则八窗玲瓏,无不融通。” 宋 张栻 《采菊亭》诗引:“ 陶靖节 人品甚高, 晋 宋 诸人所未易及。读其诗可见胸次洒落,八窗玲瓏,岂野马游尘所能栖集也。”
《漢語大詞典》:调忏(調懴)
修养和忏悔。旧唐书·高祖纪:“是以敷演经教,检约学徒,调懴身心,捨诸染著,衣服饮食,咸资四辈。”
《漢語大詞典》:内眄
犹内视。道家修养内丹功夫之一。谓闭目不观外物,静神定心,邪妄不侵。黄庭内景经·肝气:“闭目内眄自相望,使心诸神还相崇。”
《國語辭典》:入圣超凡(入聖超凡)  拼音:rù shèng chāo fán
超越凡人而进入圣人的境界,亦指摆脱尘俗,入道成仙。《孤本元明杂剧。洞玄升仙。第三折》:「那其间称心满愿,博一个入圣超凡,益寿延年。」
《漢語大詞典》:开华结果(開華結果)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续传灯录·万寿普信禅师:“无影树栽人不见,开华结果自馨香。”亦作“ 开花结实 ”、“ 开花结果 ”。云笈七籤卷五六:“腹中无滓秽,但有真精元气,淘汰修炼不輟,自然开花结实矣。”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纔到得你口。” 巴金 《随想录·在尼斯》:“五十二年后重访 法国 ,我满载而归。我不会白白地接受这珍贵的友谊,我要让它开花结果。” 郭沫若 《天地玄黄·新缪司九神礼赞》:“我自己没有住在温室里面,敬谢不敏,实在迸不出芽,扎不起根,还不忙说开花结实。”
《國語辭典》:困知勉行  拼音:kùn zhī miǎn xíng
语本《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指艰苦学习中获取知识,忍耐勉力下加以实践。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夭寿不贰,脩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岂可专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乎!」
《漢語大詞典》:孔子学说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亦称“儒家学说”(儒教)
《漢語大詞典》:课养(課養)
学业修养。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 大观 、 政和 之间,天下大治,四夷嚮风。 广州 、 泉南 请建番学, 高丽 亦遣士就上庠。及其课养有成,於是天子召而廷试焉。”
分類:学业修养
《漢語大詞典》:莅修
谓按某种道德规范进行自我修养。类似儒家的“修身”。晏子春秋·问下二六:“在上治民,足以尊君;在下莅修,足以变人。”
《國語辭典》:炉火纯青(爐火純青)  拼音:lú huǒ chún qīng
炉火,古时称道家炼丹之术为「炉火」。炉火纯青,指炼丹成功时,炉火火焰由红色转成纯青色。后比喻学问、技术、功夫等到达精纯完美的境地。《孽海花》第二五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