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俎豆伴儿嬉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06~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大夫以上赤云气,诸侯加象饰足,天子玉饰也。」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大夫以上赤云气,诸侯加象饰足,天子玉饰也。」
典故
俎豆庚桑
《庄子集释》卷八上〈杂篇·庚桑楚〉~769~
老聃之役有康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
老聃之役有康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
《论语·卫灵公》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三国魏·何晏《史记集解》引汉孔安国注:「俎豆,礼器。」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三国魏·何晏《史记集解》引汉孔安国注:「俎豆,礼器。」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06~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鄹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鄹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
《漢語大詞典》:陶匏
(1).陶制的尊、簋、俎豆和壶等器皿。《礼记·郊特牲》:“扫地而祭,於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 孔颖达 疏:“陶谓瓦器,谓酒尊及豆簋之属,故《周礼》旊人为簋。匏谓酒爵。”
(2).泛指实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 汉 班固 《东都赋》:“女脩织絍,男务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 宋 苏辙 《代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 清 黄宗羲 《〈陆石溪先生文集〉序》:“圜丘祭器,先生以为器用陶匏,牺尊则製作像牛,穴背置酒。”
(3).指古代乐器。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虞;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
(4).比喻教化。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苟顺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云物之赤黄苍黑?进我輦路,就我陶匏。”
(2).泛指实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 汉 班固 《东都赋》:“女脩织絍,男务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 宋 苏辙 《代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 清 黄宗羲 《〈陆石溪先生文集〉序》:“圜丘祭器,先生以为器用陶匏,牺尊则製作像牛,穴背置酒。”
(3).指古代乐器。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虞;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
(4).比喻教化。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苟顺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云物之赤黄苍黑?进我輦路,就我陶匏。”
《漢語大詞典》:丰洁(豐潔)
亦作“ 丰絜 ”。
(1).谓俎豆饮食丰盛洁净。《左传·僖公五年》:“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养牺牲,丰洁粢盛,奉祭祀,以无忘先帝之功德。” 唐 李翱 《唐故右仆射杨公墓志》序:“吏息奸欺,官收羡钱,公食丰絜,廨宇以修。”《宋史·乐志七》:“豆登丰洁,荐德馨香。” 元 袁桷 《翰林学士赵公行状》:“岁时奠荐,虽甚匱嗇,犹丰絜尽力如旧礼。” 清 曾国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葢余所见贤母,无如王姑勤者,早岁物产殷饶,内奉菲薄,外图丰洁,比年以来,稍稍歉絀矣。”
(2).谓使丰盛洁净。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后将及中元日,遂丰洁香饌甘醴,留 蒲涧寺 僧室。”
(1).谓俎豆饮食丰盛洁净。《左传·僖公五年》:“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养牺牲,丰洁粢盛,奉祭祀,以无忘先帝之功德。” 唐 李翱 《唐故右仆射杨公墓志》序:“吏息奸欺,官收羡钱,公食丰絜,廨宇以修。”《宋史·乐志七》:“豆登丰洁,荐德馨香。” 元 袁桷 《翰林学士赵公行状》:“岁时奠荐,虽甚匱嗇,犹丰絜尽力如旧礼。” 清 曾国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葢余所见贤母,无如王姑勤者,早岁物产殷饶,内奉菲薄,外图丰洁,比年以来,稍稍歉絀矣。”
(2).谓使丰盛洁净。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后将及中元日,遂丰洁香饌甘醴,留 蒲涧寺 僧室。”